当时我想:他家之所以遭人“恨”,可能是在“行善”和“施爱”这两方面出了问题。否则,和乡亲们绝不会鸡犬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吧。我不禁扪心自问:难道我们天主教真是一个福传和传教都不行、都落后的教会?!
只有靠着天主才能摆脱罪的枷锁而获得自由,真正自由是行善的自由。
服务不仅要尽忠职守和行善,还要「不计利益地全然奉献」。教宗表明:「我们蒙召服务不只是为了得到赏报,更是为了效法天主;天主为了爱我们而成了奴仆。我们不是蒙召偶尔服务,而是在服务中生活。
天主要求我们是成全的,左手行善不让右手知道,而我们有时巴不得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好的一面,而尽力隐藏自己恶的一面。
为了打击不宽容和歧视宗教的现象,卡米莱里蒙席建议众人牢记「宗教或信仰具备无限的行善能力」,有益於个人、团体,以及整个社会。
愿上主降福你们这项行善的计划!
虽说这是一件小事,但这种精神,这种方法,这种对基督圣训学以致用的行动,却值得大家学习,特别是整个教会都重视福传的今天,更该用这种善行善表去感染别人,带动别人,因为这比单纯的讲劝更有说服力,更有感召力。
因为他为人低调,行善一直隐姓埋名,捐款全部匿名,即使他亲自创立的高达80亿美元的“大西洋慈善”基金会,也拒绝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当媒体终于发现他的存在,立即让世界震惊——这个名字,注定流芳百世。
伦理神学家达味·加西亚(DavidGarcia,图)神父向与会者说,根据教会训导,器官捐赠祇有是出于行善及自我奉献才“值得赞许”。他强调,其价值不应被交易行为贬低。
古往今来的圣人,都要求我们要重德行善,因为只有善才能让我们保持自己的位置,才能让我们洞彻生命的智慧,那也就是宇宙的本性。人一定能因此登得更高,看得更远,变得更无私,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