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中文名称,是明朝末年在我国传教的外国传教士所拟定。“天主”二字,是天主教称呼宇宙真主的名词,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惯称的“至上神”。这个名词始于明朝神宗万历11年,即是公元1583年。
“他的祈祷听起来无懈可击,他表面看起来是个虔敬的人。然而,他非但没有向天主敞开自己,没让天主接触他内心真实的情况,反倒虚伪地掩饰自己的脆弱。
这项由圣座文化委员会「外邦人庭院」所筹办的活动第三次在梵蒂冈举行,今年参与的儿童生活困顿,他们的父亲或母亲正在罗马、奇维塔韦基亚、拉蒂纳、巴里或特拉尼的监狱服刑。
即使我们经常「只在有需要的时刻」寻求天主,但是「天主看得更远,并邀请我们走得更远,不只寻求祂的恩典,更要寻求祂;不只把问题,更要把生命托付给祂」。
天主拯救祂的子民,并不是远远地站在一边,而是温柔地走近他们。教宗从第一篇读经中依撒意亚先知的话谈起,给我们打了一个比方。他说:天主与我们如此亲近,在这里,祂好似一位母亲,一位与她的孩子对话的母亲。
教宗方济各元月23日天主圣言主日在梵蒂冈宗座大楼书房窗口主持诵念三钟经活动。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省思了当天福音有关耶稣在纳匝肋会堂讲道的记载,并着重强调“今天”一词。
我是一名即将读高二的学生。小时候,每次跟妈妈一起去参与弥撒看望耶稣时,心里都有按捺不住的兴奋,总是像整装待发的探求者,去探索那一片无人知晓的新天地一样。
1.人的本质和根源我们都知道人的根源是天主,是天主按自己的肖像造成的。但是我们可能往往忘记了问天主的肖像是什么或我们究竟哪里像天主呢?是我们长的像么?
教友总会认定我们是天主子民的身份,成为有名有实的教友,以福传去传扬天主的信息”。而要成为“有名有实”的教友,需要认识天主教社会训导。
(梵蒂冈新闻网)不朝拜天主的人,以及朝拜天主的意义。教宗方济各元月6日主显节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弥撒时,以这两点贯穿了他的讲道。教宗告诫说:「一个人若不朝拜天主,就会朝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