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于11月27日将临期第一主日上午,从他的书房窗口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友作三钟经祈祷时表示:将临期是一个契机,让人记起他不是世界的主人,天主才是。
在最冷漠的世界,祂用温暖的目光,拥抱人类的苦痛。他不是行走于黄金宫殿的君王,而是俯身洗脚的仆人,用简单的白衣,披露出福音的光芒。我们记得,他在圣伯多禄广场于雨中独自祈祷,为全人类点亮希望的烛火。
信德讯世界祖父母及年长者日前夕,广州教区石室堂区举行年长者弥撒,并为年长者举行傅油圣事,以实际行动回应教会倡导,关顾年长者的需要。
这个福音事迹「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我们的生命之旅」。教宗方济各在第57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中如此写道。本届祈祷日将于5月3日举行。
这深层的心理因素是人们渴望这个世界有个转变:贫富差距能够消失,公平正义来到人间,经济危机不再困扰每个人和家庭……唯有真正信仰基督的人才相信:谁妄想准确预知世界末日,谁就是在欺骗大家
教宗与记者们继2021年世界社会传播日文告著重于「观看」并传播现况之后,教宗方济各今年在第56届世界社会传播日文告中强调了「聆听」的品质。教宗称之为「沟通模式的关键及真诚沟通的条件」。
教宗方济各第30届世界病患日文告2022年2月11日「你们应当慈悲,就像你们的父那样慈悲。」
马雅日历和美国片《世界末日》在两年前就预告了世界将要在2012年12月21日毁灭。这个噩寻把世界闹得沸沸扬扬。东方人常说的一句话:信其无不如信其有。
这份报告旨在唤醒人们关注人类正面临全球水危机的严重性,水资源的金融化、气候变化和最近的新冠疫情加剧了这一危机。普策尔蒙席表示,“普遍获得饮用水对促进人性尊严极其重要,也始终是圣座的优先事项”。
教宗方济各在第33届世界病人日文告中提出病人和照护者内心深处的诸多问题。「当我们亲身忍受严重病痛、残疾,或许治疗费用超过我们能力范围时,我们如何保持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