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弥撒礼仪中有所表现,比如,不念光荣颂,穿黑色或深紫色祭衣,但是表示欢欣的阿肋路亚却一直保留着。同时,教堂的布置也是白色和金色,以期待圣诞节的来临。
内容是描述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的经过,挂在教堂左右两侧墙上,这14幅画像实际上就是耶稣被钉十字架为题材的“连环画”,教友敬拜14幅画像,称为“拜苦路”。第一处:耶稣在比拉多衙门内受到鞭笞,被判处死刑。
今天,人们看到十字架,不单不再如当年罗马人看到十字架那般的恐惧战兢,反而是欢喜。因为十字架已从原来杀人的刑具变成了救人的记号。
忽视天主的危险坎塔拉梅萨枢机首先引用了圣保禄的话:“他们虽然认识了天主,却没有以祂为天主而予以光荣或感谢。”(罗一21)枢机解释道,圣保禄这番话的意思是,“最大的罪”莫过于“拒绝光荣天主、感谢天主”。
教宗说这个问题的答复就在天使在白冷城山洞上面所唱的歌里面:“天主受享光荣于高天,主爱的人在世享平安”。“光荣意味着基督的生与死之间、诞生与巴斯卦之间存在的连续性。这是救世奥迹不可分割的两面。
默西亚不是必须受这些苦难,纔进入祂的光荣吗?」在耶路撒冷参与圣周三日庆典感受非常特别,许多情景让我难以想象。由于从世界各地涌入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因此如何维持秩序当然成为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村支书在发言中说,武雷强神父选择了一条光明之路,他是我们村的光荣。希望他能爱国爱教。武雷强神父的父亲在发言中说,愿光荣归于天上的父亲。圣神安慰会高修女致了贺词。
自2000年开始的每年平安夜,梵蒂冈礼仪都在教宗游行进堂之后,光荣颂之前咏唱《宣报圣诞喜讯》,即《主基督降生人间的日历》,作为救恩史的表达。
只有当耶稣受难,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十字架的真意才能完全显示出来。教宗说走向光荣的道路很狭窄,对每个时代的耶稣的门徒也是一种愚妄,因为他们只按照人的想法思考,而不按照天主的想法来看。
在患难中,他以祈祷为食粮,每日默念那句“因我有罪降此灾难”,他将苦难视作与主同钉十字架的祭献过程,成为他“旧人消逝”的洗礼,如同小德兰的“神婴小路”一样,完全依偎在天主怀里,纵然被“踢到暗角”,依然怀揣等待复活的信德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