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众人的仆人,这精神指导着加尔各答的德兰姆姆、仁爱传教会的创立者;我今天就要把她列入真福的名录。我个人特别感谢这位勇敢的姆姆;我感觉她常在我身边。
这座墓碑(见图)就是法国籍顾德尔神父的墓碑,从碑文中可略知天主教在维西一带辉煌的过去和悠久的历史。
教宗以《卢德传》为一条主脉来展开他的要理讲授。纳敖米是个犹太妇人,随着丈夫和两个儿子从犹大白冷到摩阿布乡间去侨居。以后,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客死他乡,留下她和两个儿媳。
正是这位谦虚和善的学者,向我讲述了他看过的一部关于印度德肋撒修女的生平记录片。他将片子中感触最深的两幅镜头分享给我:镜头一:印度德肋撒修女有一天外出归来,在加尔各答的街头看见一个印度穷人斜躺在马路边。
所以每一个做了父母的青年人与成年人都要从子女身上分出一部分爱来,奉献给父母和老人。这样就很少出现不孝父母,不管爹娘,老人告状,子女推诿等赡养纠纷等问题了。
神父快步走下了祭台,径直走到这对老夫妇身边,紧紧握住二位老人的手对他们说道:我们大家都知道了,你家孩子的事终于平反了!让我们一起来感谢好天主!
老人今年85岁,瘫痪在床,因为惧怕死亡,每天晚上睡两个小时就起来大闹:骂脏话、敲墙、砸床、摔东西、呼喊死去的人的名字等,白天就坐在轮椅上睡觉。几个子女轮流照顾,倍受折磨,现跟小舅家一起生活。
我想从男孩的角度看:我是个老人并且是个外国老人,他能走到我面前离不开他妈妈的支持和鼓励。
两天的避静中,共安排了六篇道理:基督徒的智德、勇德、节德、义德,基督徒的身心健康及家庭福传,分别由董邦志、曹庆合、陈守辉、周雄、黄通领、高新佑六位老师讲解。
共融证明了爱德不仅是相互帮助,更是一个渗透整个生命的美德,它能消除一切阻碍我们相遇的个人主义的障碍。爱德是教会的内在生活,它体现在教会共融上。教宗说:主教与主教应该共融,他们是为爱德服务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