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基督徒都有责任为天主的慈悲做见证,为教会的传教事业贡献己力。除了传教士以外,教宗指出,女性和家庭也「通过各种形式实现自身的传教圣召」。
教宗也勉励众基督徒关注世界的苦难。他说:我们要响应圣人们的召唤,聆听卑微者和穷人,以及众多仇恨的受害者的声音,他们因信仰受苦并牺牲了性命。
一位来自渭南的游客,走上祭台,双手合十,请朋友拍照,他不是基督徒,也没有去过教堂,但是在影视作品中常见到有教堂的场景,觉得很神圣,今天能走进教堂,他感到非常荣幸、非常高兴。
保禄六世曾写道:你们是两股基督徒生命强流的神秘汇合,一股是在俗生活,另一股是献身於天主、从事福音劝谕工作的生活。教宗不仅引用了保禄六世的这句名言,还要求在俗献身者重新合成在俗生活和奉献精神。
基督徒的自由来自耶稣,而非我们的作为。教宗方济各的弥撒讲道从《迦拉达人书》论及的自由谈起(参阅:迦五1-6),重点讲述当天的福音事迹。在福音中,耶稣谴责一个法利塞人只重外表,不顾信德的本质。
教宗在文告中吁请基督徒团体和公民社会回应上百万未成年移民的悲惨处境,他们在躲避战争、暴力、贫困和自然灾害的全球移民浪潮中往往孤独无依。本届世界移民与难民日将於2017年1月15日举行。
教会怀着关爱、感激和巨大的尊敬看待老年人,因为他们是基督徒团体和社会的重要成员,代表民族的根源与记忆。
令我感动的是,这些青年都与主教、司铎、奉献生活者有过正面的经验,他们从这些成年人的见证中看到和体验到了怀有希望和喜乐的生活;他们明白,若要成为一名好司铎,一名好基督徒,一个度奉献生活的人,现在就是最佳时刻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解释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若四5-27),藉此事迹强调对话在基督徒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宗说,耶稣明知她是一名罪人,却还是聆听她,与她对话。
这4位真福表现出不怕殉道的精神,以基督徒的刚毅、温和与宽容的心情接受殉道。他们很清楚本笃会会规所叮嘱的:‘不要以恶报恶,不要辱駡,却要耐心忍受辱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