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的学者替基督宗教说一些好话,教内的进行反驳,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
身穿着光华的天主的使者对在坟墓内寻找耶稣的尸体的妇女这样说着。圣史在这神圣的夜里也对我们说同样的事:耶稣不是一位已经过去的人。
各位主内亲爱的兄弟姊妹、各位敬爱的朋友:正如圣咏所言:这是上主所选定的一天,我们应该为此鼓舞喜欢。
同样,也必须相信:在教会内一切财物都是共通同享的,教会中最重要的一分子是基督,因为他是元首。为此,基督的益处都通传给教会这个奥体的每个肢体成员。通传的方式是透过领圣事而完成的。
基督徒的生命,不只是“跟随者”,更是“同行者”,因为通过洗礼圣事,我们已经生活在天主内,天主也生活在我们内了。基督徒就是与天主同行、与人同行的生活在新天地的新人。
渴望天主的人,以为若翰就是他们内心所渴望的“救主”,他们去做了若翰的门徒们。然而,若翰却指着耶稣向他的他们说:“看,天主的羔羊!”在知道这位耶稣才是他们应该跟随的人后,门徒便去跟随了祂。
弥撒是天主在基督内,圣化世界的行动高峰,也是人们在圣神内,藉圣子基督,钦崇天主圣父的敬礼高峰[23]。此外,顺着礼仪年的循环,在弥撒圣祭中纪念救赎奥迹,且以某种方式使之活现在我们眼前[24]。
伟大的主教圣方济各沙雷氏(FrancescodiSales)常说:有礼貌已是成圣的一半。但要注意的是,在历史中我们也看到了形式主义的礼貌,这种礼貌可以变成掩盖心灵枯竭和对他人冷漠的面具。
最后一位是非洲加纳共和国塔马利教区荣休总主教彼得·波雷库·德里,他坐着轮椅上来,教宗亲自站起来,下台阶,为他戴上红方帽,并弯腰和他拥抱亲吻。
后因安徽教区夏鸣雷神父的要求作参考之用,这些日记被送去安徽芜湖。但在当地哥老会暴徒的一场骚乱中,时在1891年5月12日,神父住院,连同全部日记,均遭焚毁,留下了无尽遗憾!(梅乘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