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望了弥撒,向天父献上了我们内心真诚的祈祷。弥撒后,郑神父亲自来到我们住的客房请我们吃饭。郑神父这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素不相识的我们,令人十分感动。
论望德,要喜乐;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祷上要恒心。”
在绝望中,我抬头望天问天主:“天主啊!你的仁慈在哪里?”在那一天,我被恶梦般的现实所吞噬,两腿无力地勉强支撑着身子,抱着面如黄纸、奄奄一息的儿子从医院出来一步一步的向洪家楼教堂走去。
大家站在院子里举目望天,眼看着一袋袋的馒头像砖头一样从飞机上被扔下来。我记得很清楚,父亲端着饭碗和另外两个人站在东屋的房檐下面。父亲是从来不爱凑热闹的,可是今天他也出来观看。
好多城市圣堂总是“铁将军”守门,将“教会形象”封锁得严严实实,只能让人透过门缝内望,甚或也有“千呼万唤终不启”的现象。
正如金口若望说:“宗徒们下山,不是像梅瑟那样,带着石板下来。
其实,错了,耶稣基督用他的实践告诉我们,人生存在的价值和幸福,不在于得到多少外在的财富,而在于精神上获得满足,这种感受不需要任何符号来标识,他所需求的,只是你睁开信德的眼睛,开启望德智慧,打开爱德的心门就够了
耶稣的面容上展示着祥和与关爱,圣目望天似与天父相看,一只圣手向举起,似在向我们召唤,又似把我们引领到天父面前;另一只带有钉痕的手指向圣心。
1959年1月25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罗马宣布他将召开一次大公会议,同时表达将邀请分离的基督教会一起来参加。这次会议使分离的弟兄,以制度形式得以在基督的大家庭中重聚一堂。
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曾经动员了全世界的青年,使全球青年的活力都活跃起来,使他们都爱上了基督,热爱了教会。我想在先教宗所开辟出来的道路上,为每位主教面对的挑战必定是如何更能专注于青年的生活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