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抚摸我,我怀着炽热的神火想望祢的和平。」(卷十,27章,38)这位北非的圣人尽量以图像描绘他与天主相遇、与天主改变所有生命的爱相遇这难以形容的奥秘。
为此,丝毫不奇怪梵二大公会议以及相继发表的教会训导均特别坚持强调基督交给门徒们的、全体天主子民——无论主教、司铎、执事、会士、修女和平信徒都应该努力为之奋斗的传教派遣。
《慈悲面容》5三、诏书对我们的要求诏书从天主属性、圣经内容、梵二文献、圣母及圣人圣女的德表清晰并详尽地阐明了慈悲的内容,同时也界定了慈悲的含义:慈悲,是喜乐、安宁、和平之泉,我们的救恩依靠它;慈悲,揭示了至圣天主圣三的莫大奥迹
莫顿和安娜贝尔二人的描述,似乎都很像依撒意亚先知书中所描述的和平王国:由叶瑟的树干将生出一个嫩枝,由它的根上将发出一个幼芽……吃奶的婴儿将游戏于蝮蛇的洞口,断奶的幼童将伸手探入毒蛇的窝穴
文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律和“爱人如己”信条在现代社会的实践,也是人类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必要基础。
自左至右:王和平,宗学宁,林慈华、申合修,任占军(1993)四、与中国的缘分林慈华神父和中国的缘分始于与一个中国教会代表团的相遇。
他扮演的和平使者和桥梁修和的角色卓有成效。
基督徒需以具体行动对抗不公,如维护生命权、倡导和平,使哥耳哥达的救恩光照现实中的“髑髅地”。
缅甸和泰国神父阳刚威武的将军舞,马来西亚修女华丽的宗教舞,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亚洲的人民是何等的充满智慧,热爱生命,他们透过自己的舞蹈、歌唱,乃至服装,向世界传达自己感恩大地,敬畏上天,追求和平的声音
尤其在经历法国大革命以后,修道院选址的第一标准是和平安宁之地。当时的中国已经经历了300年稳定的满清统治,有的是人迹稀少的深山老林。似乎完全有可能为一小群默默修行的人,找到一片永远避开战乱的安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