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院长反映了好几次,每次刘主教都好言相劝,让多体谅神父们,不明白的问题他还专门给我吃小灶,尽管拉丁文和伦理神学并不属于他的课程。为了教会的发展,刘景和主教真是不遗余力,更惜时如命。
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天主的子民归向祂的爱时,他们对于历史中不断引起的问题,也就找到了答案。在这篇文告中我想提出来的,也是最急迫的挑战,正是冷漠的全球化。
最后,矛盾得以化解,问题得以妥善解决。又有一次,一位年轻的耶稣会传教士,在柬埔寨为保护一群孩子被炸弹炸死。苏神父收到消息后,停下工作祈祷了一会儿,然后拿起电话,打给遇难者的母亲。
秀丽端庄的“修女乐手”和笔者合影这些对天主教会不了解的观众提出了好些让我们哭笑不得但在他们看来又是自然而然的问题:修女不是那些在福利院长大的残疾人吗?怎么我看她们不傻不楞这么能干呢?
有问题和困难时,找谁?如何才感受到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基督的临在?如何宣讲这样的基督?耶稣早就想到这个问题,而且意识到这对门徒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耶稣特别许诺不会撇下他们为“孤儿”。
在当日上午听完梁洁芬修女和笔者的讲座及讨论后,两位枢机分别上台发表即席讲话,就相关研讨问题予以积极回应。
上主完全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尤其是我们向世界宣扬福音时遇到的那些问题,因为这一使命毕竟是祂的,我们只是祂卑微的合作者,“无用的仆人。”
问题思考领洗后再培训需加强后进堂区应行动起来从这次领洗人数调查中,我们看到全国各地教会近年来在福传方面加大了力度,取得了成效,部分教区和堂区的福传成绩还相当喜人。
即使是那些未接受信仰并想表达其想法的青年,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激发我提出新的问题。第一章天主圣言怎样述说青年?5.让我们从圣经发掘一些宝藏。
我在拙著《神拳义和团的真面目》的前言中写道:过去我对义和团从未做过研究,在论著中涉及这个问题时,总是人云亦云,不作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