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亦指出,文物代表回顾过去的历史,让各大宗教的信徒能够了解和学习各自的历史文化,为的是创造更好的未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霍勒利希枢机主教最后总结说,教宗方济各的《愿祢受赞颂》和《众位弟兄》通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为受造界服务、为地球母亲服务”,以及“与其他宗教信徒一起”完成这项任务的含义。
(见9月1日《圣心蓓蕾》)“信德”最近出版的《理性的信仰》其主要作者楠苑兄弟是一位研究生命科学的虔诚信徒。
因此,你们从事使徒工作的场所是完全人性的地方,不仅是在基督信徒团体内,更在一般社会环境中,在这里,你们是借着寻求公益、借着和众人对话、来建立人际关系的”。
教宗解释当时的初期教会的情况说,当时的教友聚集在一些家庭中,聆听天主的圣言和举行弥撒,因此,教会便是在信徒的家中诞生的。
教宗进一步说:“为此,对一位基督信徒来说,祈祷并不是脱离现实,也不逃避对现实所负的责任,而是信赖上主忠实和永不枯竭的爱,尽责任到底”。“在苦难即将来到之际,耶稣尝到死亡的忧苦,却信赖天父的旨意。
他很少接受信徒的物质帮助,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谁若不愿意工作,就不应当有饭吃。”(得后3:10B)这些不是正好说明工作是神圣的,是天主给人祝福的一种途径吗?
教宗强调:“可是作为一位基督信徒,却不可以如此。他的信德应该帮助他向天主的奥秘敞开心灵,以便在教会的历史中发现天主的爱的痕迹,并在人类的历史中发现天主拯救世人的伟大事业”。
枢机生前特别致力于推动基督信徒与犹太教徒间的友爱关系。法国总理菲永说,吕思蒂热枢机为促进宗教间的对话和教会与政府间的对话出了很大的力。
就这样,他的生命便成了所有基督信徒的楷模。他体验到灵魂的振奋,精神的活泼以及短暂幸福的不稳定。对他来说,在人生中,良心需要承担自己的软弱和可悲状况,而对天主的爱的经验能够克胜这样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