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基督徒全球委员会(GCIC)主席沙恩佐治(SajanKGeorge)说,他有一颗「纯洁的心」,是整个教会的灵感来源。
而我们应该努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因为今天比以往更需要新一代的基督徒热情投身于政治和社会领域。青年要成为「行动中的默观者」,懂得将祈祷与爱德善工相结合。在这方面,新的平信徒运动能提供莫大的协助。
芬兰大公运动代表团每年都在该国的主保圣亨利纪念日前来罗马朝圣,到梵蒂冈拜会教宗并参加基督徒合一祈祷周的活动。教宗说:一同促进大公运动是我们信仰的基本条件,是源于我们作为耶稣门徒身份的要求。
据香港教区周刊《公教报》报道,港岛近120名青年信徒于3月28日圣枝主日参加十字架出游活动,庆祝普世青年节的同时亦向外界肯定基督徒身份。
前者论述渴望使人向天主的奥秘敞开心怀,后者则省思了基督徒传播和平及希望讯息的义务。
在宣讲基督徒个人之律《圣经》真福八端时,用百学德为先,育教先育德来帮助信众认识到,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把自己的德行修炼好。
“今天在那里有许多的基督徒,他们活出了信仰,圣召牧灵工作也很活跃。在有这种牧灵工作的地方,圣召就会倍增”。谈到圣召增加的原因,博尼翁神父表示在许多堂区都呈现出信德的活力和教会的活力。
所有这一切都促使双方神学家们继续深入研究教会学,使其“将圣洗圣事视为每个基督徒,圣职人员和平信徒的圣召与使命的基础”。
如果有错,就要对话,就要纠正,但分裂不是基督徒的道路”。教宗说,“分裂常是少数精英的分离,源于一种脱离教义的意识形态…因此我祈愿分裂不会出现,但我不担心。
(2号)教宗阐明,「基督徒的统一性不是单一形式;相反地,单一形式毁灭统一性。基督徒的真理绝非单调,却是协调,否则它就不是从圣神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