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论争也多了起来。“圣诞节”pk“传统文化”,这样的标题醒目而直白。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在社会上的声势越来越大,于是引起了个别“文人墨客”的“恐慌”,掀起了一场该不该过“洋节”的大讨论:有的人认为圣诞节是西方人的节日,中国人不该过。
今年四旬期的默想主题是若望福音十九章三十七节的话:“他们要瞻望他们所刺透的”。
[page]6月10日是庆贺基督圣体圣血节。在撒弥中,新教友初领圣体,并选派代表登上祭台向圣龛内的耶稣基督敬献花蓝,以表达他们的感恩之情。
教授梵文的婆罗门高种姓印度教徒布利杰.穆罕.夏尔马(BrijMohanSharma)指出,活动当天正值上师节「吉日」,是印度教徒对宗师表达敬意的月圆庆典。
教宗当天的讲话内容又恢复到因为节期不合而中断几次的有关圣奥斯定的介绍。他说奥斯定是基督的伟大见证,圣人的无数著作不但为教会,为世界同样是珍贵无比。
要甩掉它的控制和影响,请看五旬节后的宗徒们,圣经记述:宗徒们在五旬节前后的表现截然不同,随后他们个个心里充满了圣神,表现出激情满怀,壮志凌云,胸怀大爱,不思安危地奔向世界各地为主的福音作见证。
传统上,这一天庆节的意义在强调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应该享有的权利。教宗本笃十六世就职三年来,曾经多次发表有关的讲话,指出人比谋求利润重要,而在经济活动中,人权居中心地位。
三个月后的8月15日圣母升天节,我正式领洗奉教(圣名小德兰),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基督徒。回想起自己一年来的信仰生活,我感觉天主时时在陪伴着我,关心着我,我每时每刻都是在天主的爱中成长成熟。
他们按照传统在圣伯多禄及圣保禄宗徒节前来罗马进行互访,前一天上午在梵蒂冈拜会了教宗方济各。教宗向他们表示:“感谢你们前来表达我们的教会圆满共融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