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的是一个沉迷世俗的女儿不听取父母的劝说,违背了天主的戒命,最后把母亲气死的事情;第二场是“忏悔•主的殿荒凉”,讲母亲去世后女儿到外面打工一年多没有回来看望过父亲,父亲时时想念着女儿,教友们常来照顾她的父亲
考验似乎不可能停止,但当我们祈求天国来临时,我们丝毫没有对所求打任何折扣:“以后再没有死亡,再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默21:4)。基督在哪里,天国就在哪里。
没有祈祷就不会有仁爱最后,教宗在文告中指出,具体的仁爱表现出相遇与亲近,证实了祈祷的效果。“如果祈祷不能转化为具体的行动,那一切都是空虚的;事实上,‘信德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二26)。
从小在没有信仰的环境中长大,难免身心都会沾染一些社会恶习:叛逆、脾气暴躁、说话带脏字等等.更多的时候,在天主的诫命中是罪的东西,在教外人的眼中看来,只不过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已,从不知道哪些是罪,哪些需要彻底的改正
从小在没有信仰的环境中长大,难免身心都会沾染一些社会恶习:叛逆、脾气暴躁、说话带脏字等等,更多的时候,在天主的诫命中是罪的东西,在教外人的的眼中看来,只不过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已,从不知道哪些是罪,哪些需要彻底的改正
然而,人们没有明白这些,他们把耶稣错当成一个变戏法者,他们回来找他,希望他好再像一位魔术师那样重复奇迹(参阅26节)。
正向天使告诉玛利亚的:在天主前没有不可能的事。因此,我们应加强自己的信德,因在天主前没有不可能。天使报喜显示天主已临于我们中间了。尽管这令人难以置信,玛利亚却相信。
这篇通谕以书信的形式写给全世界的主教、神父、过奉献生活的修士修女,以及平信徒们,希望重新点燃他们的‘感恩祭惊异’之感。
让我心里有很深的感触,就是人没有真正处于危难时刻,我们都以为自己是最爱主的;但一旦大难临头,我们是否真的能舍己坚定爱主呢?我扣心自问,我们常常说,要活出主的样子来。
没有个体之人生命的彼此尊重相互平等,就不会有真正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