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肋米亚先知书》第30章和31章被称为安慰之书,因为其中记述的天主慈悲彰显了它全部的安慰大能,为忧苦之心敞开希望之门。今天我们也愿意聆听这段安慰的讯息。
这样的信仰、这样爱教会之心、关心教会之情,从何而来呢?经过反思之后,我在四旬期第一主日讲道中,讲明了产生这种信德、爱德的原因,希望大家思考思考,是否有道理。
妒忌之心是酸溜溜的心,永远不会幸福,并且使团体肢解。教宗于是指出走出分裂死角的基督信仰途径,拯救及守护教会奥体合一的正确态度,即:欣赏我们团体内其他人,我们弟兄的天赋和长处。
不管是哪一种赌博者,他们都有一颗侥幸之心,认为自己有可能赢,其结果恰恰相反。3.离婚者许多离婚者并不是因为感情真正破裂,而是喜新厌旧、见异思迁者较多。
嫉妒之心却往往成为我们性格上的致命伤。让我们能以宽广的胸襟接纳自己、欣赏别人,因为那才能使我们得到真正的快乐。摘自黑山教友博客
我把自己的一切都交到天父的手中,带着一颗对天主的赤诚之心,满怀喜乐地与妻子、儿子、儿媳、孙子们一起去教堂过主日、朝圣,在主恩宠的光照下享受着每一天。
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报国之志,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在逆境中奋进,在关爱中成长,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做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不辜负家庭的厚望和社会的期望,以优异成绩回报祖国
教宗本笃十六世说:谁以自私自利的方式收纳天主的礼物,他不会找到真正的喜乐;反之,谁借收纳天主礼物的机会,怀着真诚感恩之心来爱慕天主,并向他人传播天主的爱,他的心必会充满喜乐。让我们谨记这一点!
想一想,我们教友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常常只看到弟兄姐妹们眼中的小草,而看不见自己眼中的大梁;我们常常对他人的冷淡行为嗤之以鼻,却对自己的不守规矩视而不见;我们常常对教会的神长们指责抱怨,却不能以一颗爱人之心向他们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
一个人想被人爱而没有爱人之心的人,其实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爱。他真正在乎的也不是被爱,而是占有。爱心是与占有欲正相反的东西。爱本质上是一种给予,而爱的幸福就在这给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