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本关于信仰的书,读一份关于信仰的报纸,只需要利用休闲的时刻即可,既不影响我们工作,也不耽误我们生活,总比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捧着个手机看些无聊的东西要好吧。
在礼仪结束之际,教宗俯首请求宗主教的降福,巴尔多禄茂一世马上亲吻、拥抱他。教宗方济各满怀对天主的感激之情,与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一同祈祷。
当代人均有文化,发给他们一些书,让他自己去钻研、提高。慕道期尽可能短些。对强调要保证新教友质量之说,我是有看法的,有些老教友在恢复宗教活动后,他就是不进堂。
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后书》中说:“看!现在正是悦纳的时候,现在正是救恩的日子。”(格后6:1-2)按照教会的礼仪,从三月一日开始进入四旬斋期,无独有偶,三月一日是圣若瑟月的开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神圣的书。由圣神的默感写成,天主是它的作者。“圣经是天主为我们得救,坚定地、忠实地、无错误地教训我们真理的。”
印度尼西亚宗教及和平会议秘书长若望·尼各老·哈利安托(YohanesNikolausHaryanto)神父说:「神父不祇举行礼仪,还要服务教友。为能服务现今的人,神父必须更新知识。」
当天礼仪中的读经一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参阅:六十1-6),福音取自《玛窦福音》(参阅:二1-12)。依撒意亚先知写说:“黑暗笼罩着大地,阴云遮蔽着万民”(第2节)。
答:当然可以这么说,这种更新不常是轰动的,但是看到新一代教授们的例子,他们在国外读了书,创造一种极高的神学和人文科学的文化,令人能够希望这种更新也可以包括知识和灵性生活,强化或也可以使人的宗教情感重生,
他说,圣保禄的斐理伯书劝诫对末日来临感到害怕的人。他给得撒洛尼人书也指出,不要因为人说末日即将来临而感到恐慌。事实上,末日来临的问题不在时间和空间,而是爱的问题。
接受白羊毛肩带是与罗马的主教共融并努力作共融工具的记号,而作为礼仪标志的白羊毛肩带则是善牧将迷失的羊背在肩上,为自己的羊栈舍命的象征。弥撒中用5种语言诵念了信友祷词,体现了教会的普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