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进会时把伯父给的财产送给修会,虽然修会离她家很近,但从不回家去。有时陪病人就诊,从家门口经过也不进去。当然这是后来的事了。她初学后,就到医院里去实习,不久染上了肺病,一天一天消瘦下去,以至不能讲话。
就像那些蒙拣选、祝福,经破碎被要求施予的人一样,我们被呼召去活出有内在喜乐和平安的生命。这就是有爱的生命,活在一个一直要我们相信且必须证明自己是值得得到爱的世界中。卢云神父另一方面又怎样呢?
弥撒之后,修女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她们在疗养院的工作,每天早上为那些病人去换药,之后配药,每周都会为他们理发,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地方去关心他们。大家被分为四组,分别去看望病人。
人就是人,不是什么对象;人是需要我们去尊重、去理解、去爱、去接纳、去服务的人!
他教导我们,不论职位高低,能力多大,应有谦逊服务和爱人的精神,这种精神要脚踏实地去实行。我们应该俯下身去,为那些穷苦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鸡场的活儿很多很重,但大多数的工作都是她自己一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主教和修女都很心疼她,但她总是微笑地说:你们去学习吧,天主还用你们传教呢!我没有文化,就干点力气活,去堂里念念经陪陪耶稣。
德兰修女回应说:我们必须在爱中成长,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直到成伤。
那时的信仰环境比现在差,附近没有固定的教堂,神职人员也少,隔三岔五会有神父到不同的村子去,在教友家里举行弥撒圣祭,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记得,三里五村只要有神父来,不管刮风下雨、道路泥泞,还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非常庆幸天主给了我此次机会去参加教区的青年夏令营活动,在这短短的七天里,天主为我搭建了通往他那里去的桥梁,让他的孩子们更了解他,更爱他。爱是喜乐的泉源是本次夏令营的主题,也是我们生活的主线。
刚过来第一周,我便到市区找圣堂过主日,据说圣堂是文物,充满期待,坐了一小时的公交车,根据电子地图兜来兜去,错了几回路,问了几次人,才在一个偏僻的角落,让我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