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史玛窦记述,耶稣在三位宗徒面前显示祂的圣容,祂的面貌发光有如太阳,祂的衣服洁白如光(玛十七2)。
耶稣是复活的主,复活是喜乐的,基督徒如果没有在生活中活出喜乐,天天愁眉苦脸,就是对主的复活有怀疑!庆祝耶稣复活,不仅是在复活瞻礼,更多的是在每天的日子中,表现出复活的样子!
当天的《若望福音》记载,耶稣在最後的晚餐中向门徒们告别,说了很多动人的话,做了两个具有制度意义的举动。对门徒和即将到来的教会而言,这两个举动可以说是祂的教义基础。
为耶稣同时代的大部分人士而言,人子是句隐语,所以,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自称人子而预言人子的死亡时,有些犹太人不明白他的意思(若12:23、34)。
在礼仪开始之际,教宗提起司铎和医生,说:「上主复活后三周,教会今天于复活期第四个主日庆祝善牧主日、耶稣善牧。这令我想起许多牧者在世界各地为信友献出生命,在这次全球疫情中也不例外。
洗者若翰乃是耶稣的先驱,是宣报降生为人的圣言的声音。
今天的福音给我们呈现耶稣在释放一个附有“邪魔”的人(参阅谷1:21-28)。邪魔折磨人并让他不断喊叫(参阅23、26节)。魔鬼如此行事,目的是为“束缚人心”而附在人身上。
在当天的福音中,耶稣向门徒们宣布说:我本来还有许多事要告诉你们,然而你们现在不能担负;当护慰者,真理之神来时,祂要把你们引入一切真理。
当天的弥撒读经记载了扫禄归化的事迹,而福音则讲述了耶稣在葛法翁会堂的讲话。教宗的讲道以耶稣的讲话为内容。
跟随耶稣,但只到一定程度。不冷不热、出于计得计失和有所保留的信仰危险始终躲在墙角之后。教宗方济各再次提到这种不可取的基督徒态度,并且不给借口留任何空间。教宗首先从福音事迹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