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出圣人是非常有修养和内涵的人,荣辱面前毫不顾惜自己得失。因此,堪称为模范丈夫中的模范!当今的我们,若于家庭中,或人与人之间都如同圣人一样的行事为人,何愁家庭不幸福美满,人间不和谐安定?
忍耐是一种勇气,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不渝的生命理念,是为完善自我、重塑自我的一种收敛,是寻求进取所做的自我蓄积。日本柔道大师教导学子们常用的一句话是:要像杨柳一样柔顺,不要像橡树那样挺拔。
教宗将为众信友,特别是痛苦煎熬的人祈祷,并恳请众人为他祈祷。随信附上的两篇祷词可以在《玫瑰经》结束时诵念。当天公布的新祷词题名为《天主之母,圣母玛利亚,在妳的保护下,我们寻求庇护之所》。
那些孤独死亡的人、被抛弃自生自灭的人、失去工作和薪水的人、没有家和食物的人,他们的贫困在困扰著我们。被迫保持距离、留在家里,我们应邀去重新发现我们需要社会关系,还有与天主的团体关系。”
他也强调了耶稣诞生的重要性,那为全人类是希望和重生的时刻。鉴于新冠疫情缘故,今年的圣诞节将是个极其特殊的圣诞节。塔格莱枢机说:“我认为,今年的问题和痛苦将能帮助我们专注于圣诞节带来的希望的讯息。
“这也告诉我们天主成了脆弱的,是为近距离接触我们的脆弱。为此,自从上主成了血肉那一刻起,我们的生活对祂来说不再是陌生的,我们可以与祂分享一切。
教宗说:“在灵性和教会的旅程中,我们决不能忘记那些向我们宣讲信仰的人。然而,我们要小心,不能带着怀旧情绪向后看,仍然停留在过去的事情上,让自己在停滞不前中瘫痪:这就是后退主义的诱惑。”
义人和不义的人都问上主,在生活中的各种神形哀矜中:「我几时见了祢?」「几时」这个词透露出每个人的惊讶。教宗指出,我们很可能也会说出「几时」这个词。「至高者似乎临在于最弱小者身上。
基督徒不以现世的物质器皿为目标,他只追寻“爱”,双目注视主。因此,他不会为事物的有限性所困,而是以极大的真诚和热情对未知的新事物、新经验保持开放。他不精于算计,却在无为中达到有为。
(谷16:15-16)《要理问答》也阐明人生于世是"为恭敬天主,救自己的灵魂"然而,使人接受这一真谛需要有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一锹挖不出一条渠来。所以,一般不宜作为对陌生人的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