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自豪地说:“我今年77岁(虚岁),我4岁时开始盖堂(约为1922年)”。
如果我拒绝走近那受苦的男人、女人、儿童或老人,我就是拒绝走近天主。现在到了比喻的高潮部分:撒玛黎雅人,就是那个被鄙视,被众人不齿的人,他必定也有自己工作,有自己的事要做。
我感到自己被伴随,各种人的伴随,青年、老人……。如果有人不同意,他有权力这样做,如果我因为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就感到不满,那么,在我的内心里就有独裁的苗头。
还有一些人需要面对夫妻分居两地的挑战,一些城市和地区出现临时夫妻或者相互解决生理问题的现象;国内外出打工,还出现留守儿童及留守老人的问题。(建议阅读L.A.46)反省教会团体面对移民的态度。
1,36364,6343,872750,576694443,72312,84431,154总计73,4897,043,92295,64433,289,53247,41520,015,6592,535,3272,904,964教会医疗卫生机构、社会援助和慈善机构五大洲医院门诊麻风病院老人院
一路上我满脑子都是姥姥往日的种种样貌:灶前汗流满面打点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农忙时地里送饭送水;灯下伴着经文缝衣补鞋;拖着病体参加一个个晚辈的婚配圣事;外孙祝圣神父时欣慰的笑脸;冒雨拄拐率领家人去望弥撒……去年以来,姥姥常说:老人千万不能瘫下
15,448所老人院和残疾人中心主要集中在欧洲(8,271)、美洲(3,839)。9,376所孤儿院大约三分之一集中在亚洲(3,367)。
她满怀慈祥在我的身后跟着,当我快要摔倒时,她便会把我抱住,不让我跌伤、碰伤;当走累了之后,我一转身便可以扑进那时刻为我准备的怀抱当中去……在这漫长的心路历程中,我惊奇地发觉,原来天主并不是如许多神父和许多老人所说的那样严厉
90岁的老人常年穿着一双破旧的鞋,鞋底和鞋帮都分了家,他幽默地说:“这样的鞋子夏天漏气、凉快、方便。”老神父的神贫精神彰显无遗。神父三餐只求填饱肚子,经常一碗面条,这就是神父的简单午餐。
同时,她叫传教点的孩子们祈祷;并且通过不断完成本分,包括照顾病人和老人,她立了谦虚和充满爱心服务天主和邻人的榜样。信仰总是表现为服务。信仰不是化妆,是给灵魂化妆;不是,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