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总觉得我们的“爱”应该是温馨的、暖洋洋的、兴高采烈的,又如何会爱到受伤,爱到苦痛呢?
人的理性与聪明才智是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赋予人的最大恩赐,此外天主又给人自由意志,要人去利用天主赏的恩惠去造福人类和保护自身的正当生存权益,也是人之所以尊贵和高于一切生物之上的原因。
相隔漫长的四年,我终于能回到家乡探望家人。就看看我能否把自己旅程的经验,与本主日的福音连结起来。“你们要当心,要醒寤!”我们通常对耶稣的警告而感到焦虑,这是可以理解的。
新世纪的到来,福传工作将面临新的变化、新的文化变迁。怎样更好地发展教会,这就给福传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那我们怎样面对这新的变化和挑战呢?
我想,这位老人用一生的时间修炼自己的灵魂,也一定赚到了天堂的赏报!清早六点,当我们赶到总堂时,王神父已将车清洗干净,精神抖擞地在等候我们了。无论每天有多么忙,他带给教友们的永远是最阳光的一面!
天主,我当作什么才能合乎祢的旨意?六年前,我以一个稚嫩少年的身份,来到了我所憧憬并寄予无限期望的修院。在无知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三年的初修生活。
神父邀请在座人士以挚爱的目光注视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在日常的平凡生活和他人的目光中领悟天主的临在。《玛窦福音》描述耶稣受死的细节如此令人费解,如此残忍。
教宗指出,这是阿格雷达的耶稣的玛利亚修女的特色,她“懂得聆听并有聆听的独特召叫”。“令人讶异的是,有些修女即使没有接受过特定的培育,也对圣经认识很深,而且在祈祷的学问上,她们以圣经为活泉来饮用。
教宗在以使徒热忱为主题的要理讲授中,赞许这名妇女是热情福传的见证人。玛达肋纳・德尔布雷尔在20多岁时与天主相遇,从此深受祂的吸引,决定为上主奉献一生,秉持手足情谊与「街头的人」分享生活。
上个世纪末的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七日,我的生命被历史的年轮定格在司铎、神父的命格里。从这一天起,我要奉主耶稣之名,开启属于奉献生活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