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加信义宗主教座堂的中央有一个圣洗池可追溯至十二世纪,拉脱维亚人由圣迈因哈德(Mainardo)接受了福音的时代。
那些几百年来为传扬福音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贤前辈们对我们寄予厚望。愿我们这些盛世中的神长教友抓住机遇,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勤奋努力,积极工作,让教会振兴,让福音广扬。
教宗谈到即将来临的大圣若瑟瞻礼,说:「请你们效法大圣若瑟的睿智,乐于理解并落实福音。」教宗接着表示:「在生活、工作及家庭中,在喜乐和痛苦时,大圣若瑟不断寻求并敬爱上主,堪当圣经称之为义人和智者的赞许。
为全心跟随纳匝肋的工人耶稣,他曾加入熙笃会苦修七年;结果为彻底回应耶稣他的召叫,晋铎后前往撒哈撒沙漠,以简朴的临在,在当地贫苦的土人中,热切祈祷及充满仁爱的友谊生活,为主的福音作见证。
今天的福音也给我们呈现了这点,当她起身时,这次是起身朝向一个“山区”(路1:39)。为什么她起身呢?为了帮助表姐依撒伯尔,向她宣告谢主曲那动人的赞歌。
;—耶稣第一,他人第二,自己第三,心中有主,由他做主;肯定自已,欣赏他人,学习别人,吩咐自己;信仰能使人恒心地,在困苦中奋斗,求得胜利成功;不求被人理解,只求合神心意,不重人夸奖,只重神悦纳;
修女和育婴堂的孩子1873年,清廷允许天主教教士可以在内地行经传教,当年巴耆贤作为绥远地区的主教来到三韩村,他与人商议在归绥新旧两城修建教堂、开办学校,并设育婴堂。
(斐3:5-6)就种族而言,他是本雅明支派的人,属于亚巴郎的后裔;就宗教而言,他是法利塞人,属于最严谨的宗教派别;就虔诚而言,他是逼迫教会的,因为当时的法利塞人认为迫害教会即是维护信仰的见证。
我们可以想想亚巴郎。他蒙天主召叫离开故土前往他乡,天主对他说:离开你的故乡、你的家族和父家,往我指给你的地方去(创十二1)。
正如,我们的信仰之父——亚巴郎所体会到的“在那山上,上主自会照料。”的确,天主的爱超乎我们的理智。以至,天主为带给我们圆满的救恩,竟赐下他自己的独生子——耶稣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