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9:16)这是73岁的李翠荣姐妹经常用来鞭策自己的一句话。李翠荣出生在一个世代热心的老教友家庭,自幼打下了牢固的信仰基础,尽管在那几十年的风雨年代,她也从未隐瞒过自己的教友身份。
一种不注重为他人服务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教育,一种退化的教育,只看自己的教育,这实在危险。你们大学的座右铭是‘为了他人的教育’,一所为了他人的大学,一所服务的大学。
教宗强调,信德使人行走;信德的革新是同情受苦者,推倒使人相隔的围墙,播撒修和的种子。弥撒选读的福音叙述圣母往见表姐依撒伯尔的事迹(路一39-55),教宗以这段福音为起点来发挥他的弥撒讲道。
福传员们行走在福传路上每到传统的节日,特别是春节前,他们带着礼品到教内、外的孤寡老人家庭问寒送暖,表达他们的关怀之情。
1675年耶稣在往见修女会会院的圣堂内数次显现给圣女玛加利大,敞开胸怀,手指着有茨冠的圣心说:你看,这颗心爱人之情如何深挚,而世人给我的回报,却是伤害苦痛,我愿你做我圣心的使徒,使世人能承受我圣心的恩惠
精瘦的身子撑起了一件大大的衣服,经常是一身蓝灰色的衣服,在我的记忆中不太记得他穿过别的样式的衣服,偶尔穿一件白色的衬衫,但这白色微微的泛着黄,可能是洗的太多的原因吧。
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自己体面的身世、出众的才华、显赫的地位或是过五关斩六将的辉煌经历。
最近看到国内媒体和国际网路中不断登出的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照片,大片龟裂的土地,长途跋涉寻水老人的蹒跚步履,背着水桶的儿童的忧伤眼神……让人心痛难过不已。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20世纪中的两个日子,它们都在二月,但在不同的年份,藉着在世界上传播最广的传播工具历史而彼此相交。第一个是1931年2月12日,庇护十一世教宗为梵蒂冈广播电台揭幕。
微信上收到一个帖子,我认真学习了好多遍,内容如下:今天教会开始了神圣的四旬斋期,这是一个为复活节前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天主广施恩宠的时期,教会要我们借着斋戒补赎和祈祷,悔改归依,力行仁爱善工,以参与基督的苦难和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