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礼仪中,封主教为大家讲解了“主的晚餐”——逾越节三日庆典的首日——圣周四——是耶稣建立圣体圣事与弥撒圣祭的纪念日。主的晚餐礼仪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弥撒;第二部份是洗脚礼;第三部份是迁供圣体。
规定用四周的时间作准备,清理圣堂,排练圣歌,搭建马槽,准备圣诞晚会。这些外在的东西,自然应准备好,但更重要是内心的准备,使我们的内心圣洁无瑕,像小孩子一样,纯洁无邪,迎接救主的来临。
阿梅尔神父生前服务的圣斯德望(Saint-Etienne-du-Rouvray)圣堂所属的市政府决定在市中心竖立一座雕像,纪念这位不分宗教信仰,肯服事所有人的信德模范。
他就是来自广平县堂区的张圣召修士。新学年开始,在弥撒中弹奏风琴的就是这个年仅12岁的小弟弟。
这些天,我们陪同圣母妈妈和天朝诸圣一起默观耶稣的苦难圣死,默想圣经关于耶稣救世赎世的记载,体验天主对人类莫可名言的爱情,钦崇和朝拜天主的美善宽仁和无限慈悲。
一次,碰到一位自新教转入天主教的兄弟,问他为什么会做如此抉择,他答复说,喜欢天主教有告解(修和)圣事,这件圣事使人亲身经验到被宽恕的实在感受。
据梵蒂冈电台网讯教宗本笃十六世四月二日上午十点三十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主持隆重的追思弥撒圣祭,纪念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去世三周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四万名朝圣信友参与这项礼仪,他们当中有七千位是专程前来罗马参加于当天揭幕的第一届天主慈悲世界大会的
因为圣堂远离尘嚣、比较清静,更容易集中思想,完成自己心灵的净化与圣化,所以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圣堂跪拜祈祷,借此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神形大益。对此现象,也许你依然会笑,这不要紧!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阿妹是在二零零七年,她专程到云林为若瑟医院松乔神父的殡葬弥撒献唱,感谢老神父为台湾的牺牲奉献,现场没有人知道阿妹要来,忽然圣堂里传来那好美好美的奇异恩典歌声响起,我永远记得当时仿佛整座圣堂都亮了起来
圣座新闻室主任隆巴尔迪神父从冈道尔夫堡接受本梵蒂冈电台电话访问,叙述了这一历史性会晤的动人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