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我们要走出自我,迎向他人,格外接近最急需者。」教宗特别期许青年「接纳那些经历巨大苦难后、前来日本寻求庇护的人」。他说:「你们的接纳将见证出,许多人眼中的外地人,却能被你们视为弟兄姊妹。」
往古者,知今也!“往古者,知今也!”是我在路过澳门博物馆时,在其墙壁上读到的一句话。它正好体现了澳门人民的精神。在参观中,澳门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民和政府非常重视文化遗产和尊重宗教信仰。
这个“程序”几乎是每一位参礼者都会有的模式,年年如此,照行不误,因而也使这个轰动全球的伟大节日更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热烈喜庆的气氛。
第二、圣婴躺马槽,聚集受造界朝拜天主,邀请我们成为共融的促进者和标记。教宗接着描述,圣诞马槽周边的景色往往是老旧残破的住宅,代“人类衰败的可见记号”,而耶稣来就是为了“医治和重建”这一切。
因此,这需要我们做出具体行动,不但关怀受苦者的肉身,也应照顾他们受苦的心灵。如何在最卑微者身上看到耶稣?若我们爱那看不见的,至死奉献自己,我们就生活在善的圆满中,就会得到生命之父的降福。
如何把它诠释为一份乐意之心,准备就绪为那个在世上生命处于末期的受苦者作陪伴,并以一种方式为他提供协助,应该尊重和促进病患者在本质上的人性尊严,以及他们成圣的使命,如此才是他们存在的最高价值呢?
保禄已向迦拉达人宣讲了耶稣基督,现在却看到他们偏离真理而接受一些新来的宣讲者提供的不同的福音,不免感到遗憾。他极力表示,福音只有一个(参:迦一6-8)。
在这封书信里,圣保禄宗徒「以福传者、神学家和牧者的身份」发言,「为天主的静默发声」。圣保禄的这席话有助于我们发现耶稣基督的启示内蕴藏的撼动人心的新意。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如何善用金钱应该进入到奉献生活者的培育活动中去。
初期的教会,在埃及旷野隐修的男女隐修士以他们的生活给出了答案,这些男女隐修者坚信这个尘世不属于基督,人如要走成全的道路就该脱离世界而退隐。他们追随“旷野中基督”的面貌,参与基督本人的旷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