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在德国学习的中国交换生(非基督徒),在我来中国之前,给我起了一个汉语名字:柏寒夕。
玛尔大之家为一些生活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并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在这里,李泽琦负责辅导功课、穿着、洗衣服,每周六放电影、讲德育故事,有晚会时教他们唱歌、舞蹈等。
经过苏姊妹的开导,陈润华渐渐豁达和振作起来,每周的学习和慕道让她脸上多了笑容,疼了3年的胃病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陈润华和儿子先后领洗入教,走上了皈依主、信靠主的道路。
褒扬令盛赞他:敏练慈恺,隽秀旷达,在台以‘杰瑞叔叔’从事电视美语教学,默化潜移,曲尽其妙,引领儿童学习美语风潮。
沈斌主教莅临开幕式并讲话鼓励大家女修会会长联合会副主席王海芹修女在开幕式上说:希望透过这次‘福传工作坊’的分享交流,使修女们更明了自己的福传使命,不仅需要学习福传方法,更要以福音的精神装备自己
也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文化素养,解放了他们的思想,现在村里的好多老人懂得拉丁语、法语和日本侵华时被迫学习的日语等语言。
我们必须学习仔细观察,透视事物的表面,以认清究竟是什麽会在我们心中留下良善且持久的印记,因为那才是来自天主,且真正对我们有益的事。
两年前北京南堂司铎团为响应北京教区关爱老人,以孝为荣,树立良好堂区风尚而成立了南堂老年《圣经》学习小组,朱杰神父为指导司铎,80高龄的孙书悦老师为《圣经》主讲人,上课时间为每周一早弥撒后8点半到10点。
教堂外面西侧建有一处小女堂(小学校),北屋两间是教室,专供女孩子在此学习圣经和文化。南屋一大间是厨房。教室内备有风琴等器乐,节日和瞻礼时就抬到大堂里去伴奏。
姚进平在有限的日子里,迎接天主为他计划的新生命,他积极参加慕道班学习,热心参与主日弥撒,由衷地感谢天主没有让他丧亡,反而获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