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刚才聆听的《罗马人书》中它们被引述了两次:第一次论及圣经,然後是天主本身。它们最深刻、最真实的意义是什麽呢?这两种态度,坚忍和安慰,如何能让我们明辨希望的现实呢?
一位首次参加的学员段亚凤姊妹激动地对信德网通讯员说:我以前从来没有读过《圣经》,整天忙于生活与家庭,只是照惯例进堂念经,就算完了事,本以为自己是很了不起的教友,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意识和感觉到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基督徒
我想想……好像除了上网在一个朋友圈里读了一遍圣经分享这么点事外,其他好像就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了。这正是你觉得今天生活很空虚的原因呀!
“《圣经》教育人,应让一切都在话语的指引下进行,人的任何事物都不能被排除和受到非难。若痛苦被遮掩、封闭在我们内心,则危险更大。封闭在我们内心的痛苦无法表达或倾吐,就能伤害心灵。这是致命的伤害”。
圣经中有许多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名句,但是作为一个养育孩子的母亲,我最不敢触碰的章节是有关记载耶稣惨死的部分,例如若望福音第19章25-30节:在耶稣的十字架旁,站着他的母亲和他母亲的姐妹……耶稣见了他的母亲和爱徒
黑落德王之所以要杀害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孩是有其原因的,圣经记载:当黑落德为王时,耶稣诞生在犹大的白冷;看,有贤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才诞生的犹太人君王在哪里﹖我们在东方见到了他的星,特来朝拜他。
教会著名的布朗和博泰里等圣经学者,上溯教父传统,指出这句经文的圣三含义,即"在圣神及真理—基督—内朝拜父";原来耶稣要赐给的活水,格外指这种朝拜的活水。
比如母亲对孩子的爱,如果我们看到母亲对婴儿漠不关心,如果她忘记了给孩子喂奶、擦洗、温暖……她的爱决不会使我们相信是忠实的,在《圣经》中天主启示约纳先知到尼尼微城劝化的事迹就恰恰描述了因约纳缺乏爱的关心而遭到天主的责备
教宗在圣女玛尔大之家清晨弥撒圣祭讲道中矛头直指教会里的生意人们:人们是不会原谅他们的;不要再让人为圣洗圣事和婚姻圣事交钱了;天主的救恩是无偿的教会永远也不要成为生意人,永远也不要。天主的救恩是无偿的。
通过学习怎样福传、学圣经的方法、圣事、礼仪和参加生动活泼且具启发性的活动,使传道员们对教会的福传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传教热火,充实了他们的信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