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教会传教,他还被当地医联会聘为眼科医师,吸收为医联会成员。在社会上极“左”思潮泛滥时期,教会房产被占用了教友们没有了集中祈祷的地方。
我曾留意过德肋撒姆姆仁爱传教会会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除去教会修道人共同遵守的神贫、贞洁、服从三愿外,还有一个特殊心愿,要无偿地为穷人中最穷苦的人工作。这个心愿禁止她们为自己的工作索取任何东西。
在耶稣传教时,始终跟随着耶稣,直至耶稣被钉于十字架。当耶稣复活后显现给她时,她立刻把耶稣复活的喜迅传报给门徒们,成了耶稣复活的见证者。
闪电派的传教手段是这样的:来到人们家中,说要信教,你给她讲一会儿道理,就问你教会里谁是头,会长,神父,修女,修士?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撒撒修女用服侍穷人的方式度过她爱人的一生:德撒撒,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27岁成为天主教修女,1948年远赴印度,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1997年去世。
教宗还鼓励青年「绝不可陷入悲观和听天由命的心态」,期许教会「走出去,秉持焕然一新的传教热忱,搭建希望的帐幕,在那里接纳受伤和对生活失望透顶的人」。教宗强调:「我们蒙召走出去,接近我们时代的男男女女。
基督徒基於原则,坚决拒绝针对性地向犹太教徒传教,但也蒙召在犹太教徒面前见证他们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不过,基督徒应以谦卑和敏觉的态度作见证,承认犹太教徒是天主圣言的传递者,而且不忘犹太人遭受的大屠杀悲剧。
在当日的弥撒讲道中,朱神父讲述圣巴尔纳伯宗徒的传教历程,他同保禄宗徒一起走遍了地中海地区,开始了向外邦人宣讲的一个先例,是初期教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和教会发展的关键点。
马戏团的图像能帮助你们感受到,你们隶属的基督徒团体和组织具有传教使命,它催迫你们走街串巷,周游各国,将喜乐传给你们每天所遇到的人。喜乐也能感染别人。
索拉诺神父被人们称为美国人中最有名的加布遣会士,他爱耶稣,也让他人爱耶稣,聆听每一个人,并邀请信众常办告解,勤领圣体,为传教使命祈祷。索拉诺神父非常关注穷人,尤其是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