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故事请阅读当日的《日课》简介。修女们取会名既有以女圣者为主保取会名,也有以男圣者为自己的主保其名的。这位刚去世的世界长寿老修女就是以安德使徒为主保而取其名的例子。
1929年,教宗碧岳十一世时,重编此节日的弥撒经文与日课。1956年,此节日订立的一百周年日,教宗碧岳十二曾颁布通谕“你们要汲水”(Haurietisaquas),阐明此庆节的主要意义。
二十世纪间,外方传教会也派了神父们到台湾岛、毛里求斯岛、马达加斯加岛、印尼群岛和新课里多尼亚岛。
很多的教外人只是听说天主教堂开学习班了,就跑来听,教室人满了进不去,就站在窗外听,其中有一位教外人在窗外下顶着风雪和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一连听完了四班的课,并捐献了100多斤粉条给避静的教友吃。
我曾经有过那样的经验,最初的反应是想找她到长上那里对质,把问题澄清,或者是单独找长上谈一谈,至少让长上明白是怎么回事,别让长上因为这件纯属虚无的事情对我产生不好的感觉,慢慢地,我想到每日在日课里圣咏中念到的那几句
张三星神父还为大家提出了教友必须具备的“五个一”:“一本圣经、一本歌本、一本日课、一本要理、一挂念珠”,并从在座的开始做起,如果在座的这60多人每个人讲给10个人听,那么就是600多人,这些人也能够行动起来
教堂内只听到咏唱日课的声音。祭台赤露,不举行弥撒圣祭;只给临终者送临终圣体。2.在圣周六,教会在主的坟墓守候,默想他的苦难及死亡。中世纪时,有习惯在这天朝拜耶稣圣墓。
1997年,贺天赐神父与陶倍玲女士在圣母大学贺天赐神父是天主与人类间的一座桥梁贺天赐神父不是以举行弥撒圣祭、诵读日课经,就好像完成了司铎的日常神功。
每日接送我们去上语言课据2006年秋末抵达纽约的张双红修女(Sr.Joyce)和王玛利修女回忆,当年11月,我们俩甫抵美,住在玛利诺会女修会。当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及语言压力,我们真有点无所适从。
学习期间劲头十足,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四年下来,一次课都没有落过。学以致用才是真知,王学美还没有毕业,每主日弥撒后,就开始在西堂给一些来参观的教外人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