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接受主教降福(张常银摄)圣路坊至山顶教堂平台,共200级台阶。
为了过好瞻礼,并对新教友表示祝贺,二十多里路以外的仪门寺堂区乐队和五十多名教友也前来参加庆典,更增加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而十字圣山比无锡惠山的三茅峰要高出很多,没有台阶,泥路很滑,就是年轻人也望而生畏,而这些老教友却有很大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你拉我扶艰难地往山上爬,当临近山顶时,到了苦路第一处,他们不约而同虔诚地跪下祈祷
七苦山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七苦山传奇 “七苦山”得名在百年之前。据说那时每到白露秋分季节,从南山顶上就会出现一片黑云,紧接着就会有冰雹袭击,导致村民年年外出逃荒。
由于下雨,山高路滑,弥撒在山下的若瑟堂内举行,教友们或排着长队朝拜十字架、亲吻耶稣五伤;或双手合十,向主献上各自的忏悔与祈祷;还有一些志愿者,忙着跑前跑后搬运凳子。
在此期间,青年传教运动组织在各堂区邀请全体信众、男女修会会士们举行烛光祈祷、拜苦路、朝拜圣体、圣道礼仪等方式,缅怀殉道传教士;用十字架在圣堂开辟一个空间、一个角落专门敬礼写有殉道传教士名字的十字架;向教友们介绍殉道传教士名单以及他们的事迹
到达金堡山后,大家怀着对天主的依靠之心开始拜苦路,感谢天主圣神的带领,在山上宁静的氛围中,心全心归向天主。接着由王堂长以其幽默的话语详细讲解金堡山星火朝圣地的传教发展史,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4月22日,大家随同宗神父、张神父、田修女一起收敛了心声,念着玫瑰经来拜了苦路。在户县圣母山顶每个人将自己的心愿呈现给圣母妈妈,并一起诵念了慈悲串经。
姚景星神父译著颇丰,先后翻译了《爱的呼声》、《退思恳言》、《小牧童》、《圣母小故事》、《圣龛中的呼声》等脍炙人口的教会圣书;还出版了《上海教区神职人员手册》、《铎修准则》、《申尔福》、《苦路集》等著作。
8月2日,青山教友热心拜着苦路登上了磨子山山顶,恭敬地参与了数十位神长共祭的大礼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