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个想法在我脑中浮现,苦路的终点是耶稣的死亡,若拜苦路只是纪念耶稣的死,或是陪伴他、哭他受的苦,感受他的痛,似乎并不是耶稣的意思,因他曾明说:你们不要哭我,但要哭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子女。
圣母玛利亚的一生极为坎坷:耶稣诞生马棚,举家逃往埃及,圣子死在十字架上。纵观她的一生,我们懂得了她的生命见证了天主不叫人失望,天主不遗弃祂的子民,即使在某些时刻或情况下天主似乎不存在。
一百年前有人说天主死了,但我们看到天主没有死,信奉天主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这种矛盾促使我们对话,因为天主是今日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人是有宗教信仰的动物。
教宗说,和平是耶稣的工程,祂为了服从贬抑自己,直至死亡,且死在十字架上。当我们谈论和平或修和时,谈论片刻的安定和些许的和睦时,应该想起耶稣所成就的伟大和平与和睦。
由中山至山顶之字形山路蜿蜒曲折,直达峰顶大殿的路旁设有苦路十四处,崎岖的山路象征着世俗之路的曲折和升天之路的艰难,耶稣为赔补我们世人的罪过,背着十字架,上加尔瓦略山,甘愿受死交付了自己的生命。
福若瑟神父热爱中国,他在家书上写到:“我愿在天堂仍是中国人,我愿为中国人死一千次,我没有其他的心愿,只希望我的尸骨埋在中国同胞中间。”福神父劝勉大家实行爱德,他说:“爱是教外人所懂得的唯一外国语言。”
朝生暮死的菌虫不知道一天的时光,夏生秋死的寒蝉不明白一年的光阴。菌虫不知道有一天的时光,却否定有一天的时光,岂不是很可怜吗?寒蝉不明白一年的光阴,却否认有一年的光阴,岂不是很悲哀吗?
真福卡隆所死在长上神父的身边,勇敢地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问:他的圣德名望是如何变大的呢?答:圣彼托雷斯神父被册封为真福后,我们知道了他有一个名叫伯多禄的同伴。伯多禄受到很多人青睐和爱戴。
肉身来自灰土还要归于灰土,而灵性是永远的,有病不治同样会死,不愿意接受治疗的结果将是把他丢在外面的黑暗中;在那里要有哀号和切齿(玛22:13)。我们引以为鉴吧!
在一次我们拜苦路的时候,一对夫妇相拥,手托着一大木十字架,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天突降大雨,每一对夫妇相互搀扶,替换着,冒着大雨走完了这次苦路,这是上天给我们每一位参与者一次内心的洗礼,让我们重温耶稣基督的苦难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