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竭尽所能帮助那个受伤的人(参阅:路十30~37)。这表示耶稣基督与需要救恩的人相遇,并且祂用「安慰之油及希望之酒」照顾这人的创伤和痛苦。
毋庸置疑,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印度有个德兰修女,因其一生为最贫穷弱小者服务而备受关注和敬爱,且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印度邻国巴基斯坦,也有一位被誉为德兰修女的伟大女性。
(梵蒂冈电台讯)菲德尔·卡斯特罗11月25日晚在古巴逝世,终年90岁。
全球人士对教宗本笃十六世撰写的«纳匝肋人耶稣»第二集出版上市的期待日益迫切。
“基督徒的使命是:点燃人们心中小小的光,做福音的小灯,带给人们一点爱与希望”。
司马光曾在他的《资治通鉴》中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如德肋撒修女一生用行动彰显了主爱,和小德兰一生深刻的祈祷。剖析了神长教友骨干们应当效法耶稣,在教会里成为仆人式的领导,用服务,牺牲,爱赢得教友的尊重。不管有多大的能力,也不能占统治地位。
因为她是澳洲第一位受封的圣女,悉尼总教区为表示庆祝,由贝尔枢机主教(CardinalGeorgePell)亲率团到罗马参加封圣大典。当天,由正午十二时起,总教区便举行信仰的节日。
有人问德肋撒姆姆,你看到过耶稣显灵没有,她说没有,但她说,她每次看到穷人,就等于看到耶稣。我们看到的德肋撒姆姆,永远非常地尊敬穷人,就是这个缘故。
在将临期第一主日的弥撒中,教宗方济各强调,这段时期是基督徒望德的根基。将临一词不只关乎天主,也涉及我们每个人:如同依撒意亚先知所言,「我们攀登上主的圣山」(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