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弥撒后的短暂休息中,有的组员自发帮助圣物组,有的和朝圣的教友分享生活中的信仰,还有的扶助年老的教友上下山;大家还彼此分享了午餐,大约中午12时,汇入朝圣的人群,来到三圣亭祈祷;举目望去,一面面不同的旗帜在迎风飘扬
神长、教友一起在三圣亭,向若瑟、圣母、耶稣圣心献上感恩和祈求,诵唱相关的歌曲和经文。约9点40分,弥撒圣祭在中山堂举行,由徐麒方神父主祭,周伯泉神父共祭。
由此,未来几年中圣地方济各会会士们将与都灵这一基金会合作修缮圣墓大殿祭台亭和地面。
礼仪由孟青录主教主礼,本堂王永亭神父与田磊神父襄礼,堂内外近千人参与礼仪。和往年一样,教会组织爱心服务人员,提前就把圣堂内外打扫干净,准备妥当。
当日下午6时,堂区教友手持念珠和蜡烛,环绕圣母亭,集体诵念玫瑰经,歌声、经声、诵唱声久久回荡在圣堂广场,感动了在场的参与者。
就这样,我们凭着信念拜完了苦路,在山顶若瑟亭参与了余神父和孙神父共祭的感恩圣祭,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喜悦,由衷感谢天主、赞美天主给我们的恩宠和照顾。
因教友人数增加,张必贤与李文亭教友奉献三亩地建砖木结构教堂七间。“文革”期间教堂被毁,改建张白小学。1983年退赔教产,本堂侯景义神父及会长确定教堂新址。
您常常静静守候在告解亭旁,我们怎能忘记?您对我们的心灵陪伴,我们怎能忘记?您对我们的深情厚望,我们怎能忘记?……怎能忘记就是不能忘记!!!
徐光启敬爱神长,从内心里尊敬传教士,尤其是对于利玛窦神父和罗如望神父。徐光启惊闻利玛窦神父去世之噩耗,痛哭失声如丧考妣。
及至利玛窦时,国人对“形而上学”似的神学表现出懵懂与反感,甚至排斥。这与“尚情尚直觉”的中国文化全然相反,于是,利玛窦采取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相认同,相调和的路向才挽救此一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