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10月,东闾圣堂举办保定教区圣体大会,他克服身体上的疾病,热心去参加。
初期信徒中,有一位就对基督说:“我信,请帮助我克服不信。”“不论是猜疑,或是天主始终沉默的印象,都无法使圣神离开你。天主所要求的,只是要你随着信仰的依赖之情,归顺于他,欢迎他的爱。”
正是人类对天主的渴望,召叫了首批宗徒传播福音,也召唤了今日教会的牧人们,面对人无法克服的历史、社会、精神挑战,来宣讲福音。
艾尔特梅尔说,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每一种都有助于我们克服灾难的后遗症。据她介绍,精神信仰带来生活的意义,让人们感受到互助与安慰,与他人建立联系,为一个人的转变创造机会。
我们本着天主“爱”的宗旨,七年来克服一切困难,始终坚持免费赠阅这一基本原则,使偏远贫困地区的朋友也能得到教会的信息,满足信仰需求。
他也是一个「有主动性的人」,他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积极主动及有好奇心的人;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勇敢的人,他不会让自己在不可预测的情况下被恐慌所克服,而是以平静、直觉知道和想象力,如何试图扭转它们并积极地管理它们
教宗说,他鼓励了莫桑比克政府当局为了大众利益携手共同努力;他也鼓励了那些属于不同宗教信仰背景的青年克服认命的态度和焦虑,传播社会友谊,珍惜前辈的宝贵传统,来共同建设国家。
“唯有珍惜生命,我们才懂得关怀并克服冷漠”。这正是今年所应祈求的恩宠:“爱护他人”和“关怀他人”。“如果我们希望世界更美好,就应使家庭和睦,不成为战争的庭院,就应珍惜每个女人的尊严。
尽管陷入身心灵的黑夜,萌生不安和困惑,但是病人必能在耶稣身上找到克服这一切的力量,因为「耶稣以祂死而复活的奥迹,使我们摆脱罪恶的压迫」。
一位外国神父不远万里跑到亚洲来,需要克服的障碍可想而知。那位朋友问我在服务时是否有失落过,我说有过,但从不会退缩。因为当时乐神父讲过,一个从事教会媒体服务者一定要有正直的心,敢于去发声,敢于为主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