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耶稣同我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廿八20)。这个承诺也透过这两位殉道者在哥伦比亚实现,他们代表了一个想要走出暴力和怨恨沼泽的民族。
主日福音取自《玛窦福音》,记述耶稣回答伯多禄提出的问题。伯多禄问耶稣要宽恕多少次得罪我们的弟兄,是否直到七次。耶稣答道:不是直到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教宗解释说:就是不计其数,常常宽恕。
梵蒂冈(亚洲新闻)—教宗方济各5日上午在圣玛尔大之家(CasasantaMarta)主持晨间弥撒,在讲述路加福音中记录的耶稣与门徒一起走向耶路撒冷以实现他升高之日的段落时,教宗说,要有勇气追随耶稣
(玛十八6)」教宗解释道:「为此,我们必须致力於秉持温柔和莫大的决心保护儿童的尊严,竭力遏止丢弃的文化。这种文化今日以多种方式呈现,尤其伤及最弱小和脆弱者,例如未成年人。」
(玛6:2-4)儿子读完一遍,又读了一遍,然后掩卷沉思。世事多是如此:别人认为顺理成章的事,很多人却不可理喻。或许,走进他的世界,他的信仰,也就掌握了开启他心灵的钥匙。假以时日,儿子会理解母亲的。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1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表示,教会透过当天选读的福音邀请我们省思世界的终结,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终结(路十七26-37)。
出席本届会议的宗座研究院包括:宗座神学研究院、宗座圣多玛斯研究院、宗座国际圣母研究院、宗座艺术文学研究院、宗座殉道者敬礼研究院、宗座罗马考古研究院,以及宗座拉丁历史研究院。
教宗解释道,耶稣在犹太人所称的一周的第一天由死者中复活了,并在这一天显现给门徒们,赐予他们圣神(参閲:玛廿八1;谷十六9,14;若廿19-22)。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2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表示:你们要有被救赎和宽恕的样貌,而不是愁眉不展。当天的两篇读经均提到发自内心的深邃喜乐。
达味王、税吏、荡子,还有圣伯多禄、匝凯,以及撒玛黎雅妇人却能勇於除去面具,呼求天主的慈悲。谁若意识到自己的贫乏且低首垂目,他就会感觉到天主慈悲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