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的“升天”正是她一生“尔旨承行”的圆满实现,为所有人,特别是女性,指出了一条走向真正自由与荣耀的道路。
两年哲学毕业后,进入神学班,当时同班同学33人,但最后晋铎的只剩3人,住在现今戴庄教堂南面的大楼内。由南泰尔(P.Natter)教神学,课本、讲课、口试、笔试都是用拉丁文。
生来俱有超人智慧的于主教到了罗马后,首先将在南京、上海两个小孩在铁路上哭泣的照片给教宗看,说明是由日本人的暴行造成的。因残暴的日军使中国产生了千千万万陷于悲惨,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难民。
周村教区还成立了圣召基金,该基金主要在三方面给予支持:资助在院学习的修道生;有志于服务教会的圣召苗芽,举办圣召体验班;培育平信徒,在牧灵福传方面从爱心付出到全职奉献。
目前堂区开办的音乐会、唱经班即将登上福传大道。 在神职人员的带动下,整个堂区为福传忙得不亦乐乎,看到那些新领洗的教友,福传员们深有体会地说: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割。
所以今后要重视并加强母语要理班以及举办母语寒暑假信仰生活营;而且这也是对教会本位化工作的回应。 二、每届牧灵大会,都会有重要主题的探讨(例如生态环境等),希望借此提升教友的信仰与灵修。
这次音乐会的演唱者有来自成都川音的大学生,也有来自遂宁及南充的唱经班教友。
通过充沛浑厚的男声和圆润甘美的女声交相辉映、饱含神情地演唱,将词曲作者和歌者对圣母的崇敬爱戴之情淋漓尽致演绎,让听众心弦拨动、对圣母的崇敬之心亦油然而生;晚会中,圣音合唱团通过拉丁语、英语、非洲土著语、斯瓦希里语、图班语和汉语为观众呈现了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风格的圣乐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教堂又另建三间瓦房,开设读经班,招收八至十岁儿童二十余人。新建的天主教堂可供五百余人参加宗教活动。教堂大门口处置钟楼一座,楼顶端挂铜钟一台。
除了礼仪,有的堂区也选在圣母升天节结束夏令营或要理班,也有的安排圣母像游行或晚会,还有些会选择在当天成立小团体,以敬礼圣母及效法其热心侍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