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个“为什么”出现在脑海中,我当时整个人都陷在无数个“为什么”中,不由俯首向上主呼求,寻求答案:“主啊,求你造就我,求你给我再造一颗纯洁的心灵,属于你的心灵,求你安排适合我做的事。”
被困采矿小组的工长、54岁的路易斯·乌尔苏亚意识到,所有的逃生通道都已被切断,唯一可做的便是等待救援,并根据记忆找到井下一处避难所,这里存储着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食物和水源,但只够使用两天。
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们而做,为了我们的得救。在12宗徒的特定情况中,祂这样做是为了准备他们经受考验”。耶稣希望祂的门徒“总是在祂的道路上与祂同行”。
义德之镜圣母的言行芳表,学习圣母牺牲自我、承行主旨、愈显主荣、敬主爱人的超性美德,同时也为自己家庭、兄弟姊妹、妻子儿女、孙子孙女外孙女祈求圣母转达代祷,使他们也能将恭敬天主救灵魂的大事放在生活首位,常为自己和他人的罪过做相应的补赎
我由此想到了近年来社会上提倡的临终关怀,其重点就是避免把临终者的心变得更紊乱,帮助临终者的首要目标是让他们安详,静静地离开,而不是被做无效的医疗折腾或哭叫。
靠着他的双手去工作,他掘出石头,并用货车运送到工地,在那里他还要处理做砖。一步一步,那诊所渐渐成型,一幢接一幢,直至拥有可容纳三百五十名病人的空间。
德兰是几个传教士的“灵性姊妹”:她在修道院通过信件、祈祷和为他们不断地做刻苦来陪伴他们。她不张扬,仅为传教使命祈祷,就像一个发动机,虽然藏而不露,却供给汽车前进的动力。
“我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义务维修服务,就是觉得能为受灾乡亲尽一份力,省下一些钱,也实现了咱们志愿者的价值,他们对我们一句感谢肯定的话,一个笑容,都让我觉得做的事值得。”
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路23:34)。那么于是她说:“如果犹达斯曾请求耶稣宽恕,他也会得到怜悯。”我们可以说,圣女柏姬达的生活成了一个关于宽恕实质性寓言。
到了新约时代,圣经对如何帮助穷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玛窦福音记载:耶稣在橄榄山上曾教训门徒们说:“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做旅客时,你们收留我……”很明显,耶稣就是把这些不幸的人,看成是他的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