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在四旬期这几天,我们看到了耶稣遭受的迫害,以及经师如何对祂紧追不舍:清白无辜的耶稣遭到赶尽杀绝,被定罪判刑。今天我渴望为所有受到穷追猛打和不义审判的人祈祷。」
教宗指出,这段福音章节呈现出一个日复一日的人性抉择:在耶稣复活的喜乐与希望,以及对坟墓的眷恋之间作取舍。
当天的主日福音记述耶稣设的一个比喻:天国好比一个君王,这位仁慈的君王赦免了仆人欠他的巨债,然而,这个仆人却没有照样做,没有免去另一位同伴欠他的小钱,反而把他下在监里。
至于门徒们禁止一个人驱魔,教宗说,耶稣邀请他们不要阻止行善的人。诱惑和劝勉是教宗强调的两个词彚,他表示,没有任何人能独自拥有耶稣,我们蒙召远离封闭与排外的“巢穴”的思想。
教宗这样说:“教友知识份子应该随时可以将耶稣的启示内容告诉他人。”教宗也邀请教友们与文化进行收获丰盛的对话。
今天,四旬期第五主日,临近圣周之际,耶稣在福音(参阅若12:20-33)里给我们讲了一件重要的事:在十字架上我们看到他的光荣和父的光荣(参阅23、28节)。但可能在十字架上彰显天主的光荣吗?
教宗继续写道,在都灵耶稣殓布前默想和祈祷的情景仍在我的心中。那饱受磨难的面容邀请我们默想那将各个时代和各个地方的人类痛苦,以及我们的困难、磨难和罪恶都承受在身的基督。
三、信仰的宣认耶稣时代的很多民族都误信在宇宙间有许多神明,他们为自己的保护神雕铸偶像而敬奉,比如埃及人供奉金牛为他们的保护神。
五、耶胡德堡——耶稣真正受洗的地方以色列有两处纪念耶稣受洗的地方,一处是在加里肋亚湖南端,流入约旦河的河口处,水面宽,也清澈,但这里不是耶稣受洗的地方。
信德这个词汇在新约中多次被提及,治疗百夫长仆人的时候,耶稣这么感慨:我实在告诉你们:在以色列我从未遇见过一个人,有这样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