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座教义部本届大会讨论对照顾生命处在末期病患的主题,教宗勉励他们重新书写护理这些病苦者的“规则”。
除了和平以外,没有任何明智的选择,因为每一个剥削项目和霸权都在丑化加害者和承受者,揭示一种对现实状况的短视观念,因为剥夺的不仅是别人,也是自己的未来。”
教宗首先阐明,「我们的生命之船总是在颠簸中缓慢前行,因为它在寻求幸福的海岸,准备好应对海上的危险和机遇,却又渴望掌舵者改变航向,最终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
教宗阐明,「经师,甚至是大司祭焦虑不安已有一段时日,因为国内发生了一些怪事」:先是洗者若翰的出现,但他只是个先知,替人施洗,然后人潮散去,没有其它后患,所以经师等人不以为意。
他指出,受害者人数之高与加害者被告并获罪的人数之低,二者之间存在著惊人的落差。「尽管国际社会努力奋斗,但是资源短缺,这尤其是因为许多国家面临持续不断的经济危机,社会-政治形势不稳定」。
教宗首先关注穷人、被排斥者,以及“人类各种边缘地区”居民的困境,他们在疫情期间亲身经历了生命的危险,而“整个拉丁美洲深受折磨的社会-经济不公的现象”也因疫情而更加突显。
他们是我们过世的弟兄姊妹、生活困苦又未来迷茫的家庭,以及在这场战役的第一线奋战的病患、医生、科学家和护士;他们是为他人的益处而提供宝贵服务的各专业领域的志工,是举丧的悲痛者,也是以简单的微笑和善意的言语带给有需要者安慰的人
前者会令施予者自鸣得意,令接受者感到羞辱;后者则加强团结互助,为伸张正义创造必要的条件。
里维耶在1786年的时候决定开办学校,并致力于照顾病患和贫困者。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她搬到蒂埃,在那里聚集了几位女青年:尽管修会关闭,而里维耶却在1796年创立了一个小团体。
在阅读本主日的福音:“当依撒伯尔一听到玛利亚的请安,胎儿就在腹中,欢喜踊跃(惨路1:41)”,我能够想像,如此的“相遇”能怎样影响若翰洗者的一生和召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