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大伯家的时候,和他谈天说地,现在回想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了,只是谈一谈我在修院怎么样,学些什么……我再问一问他家里的事,哥哥、妹妹如何……
落实政策、修缮重建教堂、开办大小修院、成立男女修会、为耽搁的一代人行圣事……教会从百废待兴中一步步上位,复原教会的本貌。信德100期第100期,1999年12月1日。
1973年得李宏基主教的特准,我半工半读,辗转进入了圣神修院,在外祖母及家人的鼓励和牺牲下,1979年领受铎职;又在明之刚神父熏陶下,度过铎职初年。
圣女小德肋撒的神婴道路,就是怀大爱做小事的典型楷模,她虽然愿意和主耶稣一样,不断地牺牲奉献做补赎,拯救更多的人,却始终没有离开修院,而是将所有的善情善愿都落实在日常生活和行动中,将自己洒扫清除等本职工作做到极致
她14岁那年,与同村要好女伴来汕头走亲戚,在女伴亲戚的带领下,参观了当时的圣堂、“姑娘堂”(姑娘堂便是修女院,潮汕地区习惯把修女尊称为姑娘),并听“姑娘”讲天堂、地狱等教会的道理。
南堂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6年),是由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会士陕西天主教第二任主教兰溪(山陕区分治前)于1716———1727年间,派意大利籍传教士马戴弟主持西安教务时,在城内土地庙什字购地筑院建堂的
有一个人在德肋撒姆姆的修院听说当加尔各答之家的孩子缺乏糖,一个四岁的印度小孩回家对父母说:“我想以后不再吃糖了,把这些糖拿去给德肋撒姆姆。”这个小孩子实在是“心小爱大”。
因此,导致了为了打造世界名河而要把狮子林桥桥身抬高,桥身一抬高,自然教堂门前的一段路面要修为缓坡,教堂堂面被遮去许多。又,教堂右侧的海河东路路面也在加高,这样以来教堂就形同处在一片洼地。
公元700年,有一位圣西略隐修院的神父,不断怀疑面饼变质———面饼和葡萄酒变为基督的体血。一次他刚念了祝圣经文,面饼即变成了一块肉,葡萄酒变成了可见的血。当时他流着喜泪说:啊!有福的见证人啊!
我还告诉他,我们在嘉利堡基金会(FondazioneCariplo)和其它组织的帮助下重新安置了班吉大修院中的难民,好使修院能恢复培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