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则举行了康塞普西翁总主教区司铎会议,总主教费尔南多·科马里蒙席和大家一起反思教会应该在国家危机时刻采取的社会和团体牧灵工作路线。
通过学习祈祷和分享了自己的修道旅程。姐妹们都从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到天主的临在,感受到耶稣圣心爱的陪伴,使自己有力量为兄弟姐妹们奉献爱心、牺牲服务。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教宗在讲话中强调,教会及其牧人接受、鼓励并推动真正的科学,极为重视科学与信仰的对话。教宗方济各首先提到梵蒂冈天文台从建立至今80年来,他的几位前任教宗,从良十三世到本笃十六世陪伴的这段旅程。
家庭虽然受到疫情困境的沉重打击,却依然表现出是教会和社会的“时代标记”。
刘神父很婉转地说:先试一段时间,看看效果怎样,因为老人不上班,时间也比较充足,为了教会的发展、牧灵的需要,下一代人信仰扎根,还要方便周边和外地务工的教友来参与弥撒。希望教友们体谅并支持神父的工作。
去“往训万民”总会长伦加林神父在阿根廷与本新闻网连线,他说:“当消息传来时,我正与大约六十位神父一起在哥伦比亚参加第十三届区域大会。这是一个大喜事,因为我们已经期待多年。这真是一个恩宠的时刻。”
这是‘走出去的教会’的体现、具体地临在于人生的荒野中。感谢度献身生活的兄弟姐妹们做出的如此美好的见证”!主教还谈到了“整个团体饱受煎熬、沉重打击并继续打击着我们许许多多的兄弟姐妹们,无一例外”。
1985年修院成立之后,就积极的着手培养教会接班人,以解决神职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当时修院设立在西安南堂,招生是以西安教区为主,规模不是很大,只有30多名修生。
一位梵蒂冈要员在印度南部举行的一个国际会议上呼吁,亚洲教会应在区内推动朝圣活动,藉此进行福传,加深人们的信德。
《信德的礼物》通谕在邀请具有悠久历史的教会团体派遣本地的神职人员和在俗教友,前往年轻的地方教会协助当地的传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