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6:39-45)在现实中,没有坏树或坏果子。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每个受造物都有各自的位置及作用。大自然并不武断。然而,若我们断定“娜些是能进食的好果子”,那我们必需明确地区分“好树”与“坏树”。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见证人,如同厄玛乌的两个门徒那样,在路上聆听耶稣给他们讲解经书时,心是火热的(路廿四32)。这也是教宗对里斯本世青节与会者的期许。
往教堂的路好滑。到了教堂,念经的时间快到了,可是还没有人。外面是风声雨声,我一个人在教堂,我盯着若瑟抱耶稣像,心里越来越怕,也说不上来为什么。我想小耶稣会不会朝我笑对我招手,他始终也没真的朝我招手。
这样的挑战,切合了新千年开始听从主耶稣“划到深处”(路5:4)之中心意义。教会以务实的态度与自信去接触这个新的媒体。如同其他大众传播媒体,互联网——工具,它本身并非目的。
路加福音特别喜欢说天主的慈悲,因此被称为罪人的福音,路加在第十五章里连续说了三个比喻。即:失去的羊、失去的钱币、失去的儿子,三个比喻都衬托出天主的慈悲。
这时我才看到,路边上摆着几个筐子,里面放着不少鸡蛋,另有一个筐子里放着零钱。旁边的一个小牌子上写着鸡蛋的价格,朋友拿了几个鸡蛋,把钱放在筐里,而后又自己取了要找的零钱。我问朋友,“卖蛋的人呢?”
(路六27-28)换言之,基督徒爱的对象应包括一切的人:肤色不像自己的人,口音不像自己的人,宗教信仰不像自己的人,生活习惯不像自己的人。如果我们还没有实行到这一点,主的命令还是很“新”。
追随着贫穷的基督,不为缺乏现世的财富而沮丧,也不为了富有而骄矜;效法谦逊的基督,不慕虚荣(参阅迦:五,26),而追求中悦上主胜于得人欢心,经常准备妥切,为基督而拋弃一切(参阅路:十四,26),为正义而忍受迫害
追随着贫穷的基督,不为缺乏现世的财富而沮丧,也不为了富有而骄矜;效法谦逊的基督,不慕虚荣(参阅迦5:26),而追求中悦上主胜于得人欢心,经常准备妥切,为基督而抛弃一切(参阅路14:26),为正义而忍受迫害
我把每位儿童都托付给耶稣圣心保护,他曾说:‘你们让小孩子到我跟前来’(路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