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我们同时代的人宣讲福音,开启他们封闭的心,使他们接受救恩的真理?教宗说:第一个答案就是,我们能够谈有关天主的事,因为祂向我们说了话。因此,宣讲天主的首要条件就是聆听天主说的话。
当天的圣玛尔谷福音叙述耶稣谈及祂的苦难,可是门徒们却在争论他们中谁最大(谷9:30-37)。教宗方济各的弥撒讲道以这段福音为默想主题,谈到权力和服务。
玫瑰经念完后,教宗发表一篇以效法圣母为主题的讲话,勉励信友们毫不迟疑地走向他人,尤其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将帮助、体谅、仁爱带给人,如同玛利亚那样,将我们最珍贵的宝藏:耶稣和祂的福音带给世人。
最后教宗谈到社会义务和福传的主题,指出这两项工作都要以福音天主救赎人类的喜讯为依据。教宗说,人类需要从邪恶中被拯救出来,天主比邪恶更强大,祂战胜邪恶是以基督的死亡与复活为依据。
对首位殉道者的纪念,如此迅速地撕破了圣诞节的假面貌,也就是福音中根本不存在的童话般甜蜜的景象!
我们教会的工作是比较多,教堂修缮、教友信仰巩固、福音传播、礼仪生活、要理学习、圣召开发、教友素质、教会形象、文字印刷等等。工作虽千头万绪,应有个轻重缓急,不要本末颠倒,弃重就轻。
主日福音记载经师和法利塞人把一个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妇人带到耶稣跟前。教宗表示,他觉得这段福音很美,很喜欢诵读,并且一读再读。经师和法利塞人把这位淫妇带到耶稣面前不是为徵求祂的意见,而是为给祂设圈套。
为解释这种对立关系,教宗把弥撒读经中的《户籍纪》(廿一4-9)与《若望福音》(八25-30)联繋在一起。《户籍纪》叙述以色列子民在旷野中行走,他们对缺粮少水的处境不耐烦,抱怨天主和梅瑟。
陈神父告诉大家,传福音要与时俱进,对症下药,避免灌输式福传,尽量做到少讲道理多走心、帮人洗心而非洗脑。
当天弥撒的福音取自《马尔谷福音》,讲述人们对耶稣的教训感到惊奇,「因为祂教训他们正像有权威似的,不像经师们一样」(一22)。教宗表明,经师虽在子民中间享有权力,但他们教训的内容却无法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