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现世种种的艰辛困苦磨难中,始终用持之以恒的忍耐去面对、去迎接、去超越、去等待,直到主领我们进入他神圣王国的那一天。因为他也曾说过:“唯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得救”(玛二十四13)。
枢机强调,“圣体圣事超越各种孤独、各种隔离和各种冷漠”。枢机邀请处在困境和不义状况的人鼓起勇气,因为上主临在于与祂接近的人的心中。“除了耶稣基督外,教会没有其它可宣讲和朝拜的名字。
(参阅迦四6)”教宗继续解释道,宗徒以极大的勇气表明,洗礼所获得的身份超越了种族-宗教上存在的差异:“不再分犹太人或希腊人;奴隶或自由人;男人和女人。
教宗明确指出,大学的责任超越了只关注人性的全部需求的人格教育,它也被完全纳入《全球教育契约》的框架中。
他召唤我们与他建立友谊,使我们成为他的神圣生命的一部分,这超越了所有的想象力、思想和言语。带着感情和感恩,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享有无与伦比的尊严和价值,我们对所有受造物负有重大责任。
我们现今处在怀疑论的滚滚浪涛中,这种论调认为历史中的耶稣和信仰中的耶稣之间有不可超越的鸿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有关研究固然有它们的贡献,或许也是必要的,但是这些研究的结论是耶稣的形象不可及。
基督圣体圣血节提醒我们的正是这一点,这是一个超越我们理解能力的奥秘的现实。因此,我们无须为今天仍有许多人难于接受基督临在圣体圣事内而感到惊奇。
教宗说基督信徒的合一是一件超越人的力量的巨大工程,因此首先必须依赖祈祷的功效,但在人方面也应该发挥一切有助于达成目标的效用。
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印度德助撒修女所创立的“仁爱会”,就是以具体的,有形可见的善行,震撼了世界,唤起了更多人的良知,她们在为穷人中最穷的,苦人中最苦的人服务时,不分国籍、种族、信仰,这种超越界限的救助,更会使受惠者感动,便更多的人受到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