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西方很多教友一生只进三次堂:洗礼、婚配、追思(允许灵柩停放在祭台前),似乎也夸张了点,至少人家还在参与亲戚、朋友、同事们生活中的这些圣事呢。除此之外,四大瞻礼教友普遍存在。
一个来自台湾的导演,一个印度少年的故事,用充满东方禅机的方式,让人们去接近西方的信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近日上映,掀起了信仰话题的热潮。
他们更参与西方多个国家展开的跨国人道救援工作,包括欧盟、美国及日本,这些国家已经承诺提供庞大援助。
的礼貌用语,在西方的基督教国家里,却是普遍存在的温良恭让,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好风气。因为圣经上说:“温良的人是有福的。”(玛5:4)信德季刊上的“赴欧洲朝圣沉思曲”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具体事例。
一些伊斯兰国家中继续进行对西方报纸刊登讽刺穆罕默德漫画的抗议行动。
他说,教会将有权采用全部二十首歌,风格从五声的蒙古音乐以至古典西方音乐都有。
其中一本因喜欢其书名及封面设计和扉页上写着:这些感动过无数西方读者的小品也能给你带来几缕馨香,几分收获,在不知道其内容和作者的情况下就买了下来,回家后放入书柜便束之高阁,从未看过。
布基纳法索欧德拉戈枢机向记者们证实,某些小组以西方思维进行讨论,但在讨论每个特定的婚姻处境,比如离婚再婚和一夫多妻制的问题时,就按照各地文化背景加以探究。
西方教会传统将那个在法利塞人西满家为耶稣抹香液的女人,以及拉匝禄和玛尔大的妹妹视为同一个人,即玛利亚玛达肋纳。她是耶稣的门徒中的一员,最先见证了天主慈悲,最先看到坟墓空了,并最先聆听了复活的真理。
与范子美不同的是,后三者接受过更为完整和系统的西方教育体系的洗礼。在这种会通中西的教育背景下,他们的著述也推动了中国基督教神学本色化或处境化的进程,成为当代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演变和建设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