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十年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以《与造物主天主和好,与整个宇宙万物和好》作为世界和平日文告主题时,就在提醒身为天主受造物的我们,要注意与环绕着我们的宇宙的关系。
读经记载了圣伯多禄和圣若望不畏恐吓,在犹太首领面前勇敢见证信仰;而福音则讲述了复活的耶稣责斥那些不相信见证他复活的人。 教宗方济各问道:我们的信德如何?坚固吗?或者有时候有点薄弱呢?
(若十五:13)我想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爱的真义。“为朋友”显然是为了朋友的幸福。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爱就是不计付出地(甚至于两肋插刀)使他人获得幸福。
若我们离祂而去,祂会等待我们;若我们接近祂,祂会拥抱我们;若我们跌倒,祂会扶起我们;若我们悔改,祂会宽恕我们。祂始终渴望与我们相遇。
教宗方济各在唁电中「怀着感激之情,悼念科捷枢机坚定的信德、父亲般的慈爱,以及他在文化和教会领域的辛勤服务,尤其是他以教宗府神学家的身份在圣若望保禄二世和本笃十六世两位教宗身旁的服务」。
张柔石神父受党主教委托讲道,他说:旧约时代梅瑟举起挂有铜蛇的十字架,以色列人在看到之后得到治愈,在新约中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使凡看到他的人,信他的人都得到永生,这是有形的十字架。
所以,一般说来,希伯来人主要是用来称呼从亚巴郎到梅瑟时期(约前2000-前1250年)700多年间的古犹太人。以色列人的名称是希伯来人征服客纳罕的过程中开始出现的。
事实上,山中圣训并不取消梅瑟的法律,但揭示它隐藏的可能性并带来新的要求;我们看到人类行动最深的根本,也就是心。在内心,人们在纯洁与不纯洁间作选择;在内心信、望、爱也在发展。
而就在双方就自己的观点激烈辩论时,1月23日,来自美国马里兰州盖瑟斯堡的图尔教区圣马丁(St.MartinofToursChurch)团体的数千名青年聚集在华盛顿体育馆,并为反堕胎的青年集会祈祷,以此行动保护胎儿权力
教宗以旧约以色列子民刚结束漫长的旷野流放﹐并领有梅瑟极力要求他们遵守的天主法律之际﹐所发生的事件为例﹐来说明问题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