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由於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已经且持续彼此学习良多,因此在冲突的时代,我们蒙召投身於相遇的文明,如同教宗方济各多次祝愿的。
他们都「蒙召成为微末」,正如圣方济各表明的意愿,按照舍弃所有世间财富的逻辑,全然奉献於天主。
教宗於是劝勉道:信徒们期待教会司法给予他们切实有效的帮助,你们蒙召在自己的服务使命中接近他们的孤独和痛苦,让他们能重新找到关於再度领圣体的良心平安和天主旨意。
众人,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都蒙召致力於生活简朴和尊重受造界的理想,而我们基督徒为了一个缘由和一个更大及不同的意向,必须这样做。
教宗解释道:若瑟手中握有这奥迹,以他的缄默和劳作提供协助,直到蒙天主恩召为止。我们称这个担负起父亲义务和奥迹使命的人为天父的身影,天主父的身影。
教宗说:这一切使你们的职业成为一种真正的使命,使你们成为‘人性化的专家’,你们蒙召在一个漫不经心的社会执行人性化这一不可替代的任务。
在这时期,信仰蒙召为福音变得更加勇敢无畏。勇敢不是一天的勇气,而是每天耐心地在城市和世界履行使命。
教宗说:我们这些蒙爱的人,当我们再次跌倒时,会觉得比上一次跌倒时更痛苦。这是一种有益的痛苦,使我们与罪恶逐渐分离。因此,我们发现生活的动力源自接受天主的宽恕,在一次又一次的宽恕中继续前进。
教宗强调,圣神使心灵焕然一新,让我们从罪人变成蒙罪赦的人,真正获得自由,尤其是在生活的辛劳令我们身心崩溃,似乎无法前行和付出爱的时候。
集宁教区乌蒙姚顺安多尼神父从圣母圣心会总会长福鼓达神父(CharlesPhukuta)手中接受古老圣体光圣母圣心会总会长福鼓达神父(CharlesPhukuta)与教友们讲话并与他们分享圣母圣心会创始人南怀义神父的灵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