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诺国务卿主持印度洋海啸亡者安息弥撒并强调人类应认真反思自身的渺小以及邪恶存在的原因1月24日,印度洋海啸爆发一个月之际,圣座国务卿索达诺枢机,代表圣父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主持隆重追思弥撒圣祭,沉痛悼念海啸遇难者
康熙皇帝亲政后,亲自为汤若望撰写祭文:对这位“鞠躬尽瘁的臣子”要“特加恩恤”,“遣官致祭”……这篇祭文在墓碑上清晰可见。杜刚摘自《公关时报公关史话外国文化使者》
最奇妙的是祢还为我生活在祭台上。我虽然不能享见祢圣容的光辉,不能倾听祢甘饴可爱的声音,可是,我的天主!我能度宠爱的生活,我能安息在祢的圣心上! 啊!耶稣圣心!柔情的赏库!
该台弥撒共有十五位神父共祭,数千人领受圣体。礼仪以诵念一篇专为圣体大会而写的祷文作结,接着举行庄严的明供圣体。
教宗继续讲解圣周四的意义说:“这一天除了纪念耶稣建立神品圣事外,也纪念基督在感恩圣祭中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世人的事迹。
上午9:30分庆祝仪式正式开始,首先做感恩大礼弥撒,李主教主礼,其他主教和神父共祭,来自于教区圣望会的修女们在弥撒中唱经。祭台上方的横幅上写着“贺封神父晋铎60钻石庆”。
真的,不管是满目威严的神父,还是笑容满面的神父,走下祭台的他们都是血肉之躯,他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他们并不生活在祭台上的飘逸中,也不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天国里,他们承受得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要苦!感谢天主!
加耶尔神父在遭残酷杀害之前,先英勇地营救了本堂区的辅祭儿童,使他们得到安全,然后才遭屠杀的。
1902年在兰其亚诺居民们的倡议下,圣髑被移入一座专为纪念此圣迹而特制的大理石祭台中。自1574年起,教会对此次圣迹展开了多次调查。1970至1971年间,人们从新启动了对于此次圣迹的调查。
年轻的神父,希望你在每天的弥撒圣祭中,亲密地与主结合,借以获得天上的智慧,平安与喜乐。希望你常祈祷不懈怠,穿上恩宠的盔甲,在同三仇较量中冲锋陷阵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