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最後勉励信友们说,让我们祈求恩宠,好能在这世界上见证生命,这见证能在因悲伤而变得沉重的心灵中重新激起对天主的希望。
这固然好,但十字架不仅是个特色,如同球队的特色那样,它更是成了罪的那位的记忆。」教宗表示:「天主告诉梅瑟:『凡是瞻仰这条蛇的人必将痊癒。』耶稣对祂的敌人说:『当你们高举了人子以後,你们便知道。』
那我就要倾听这些错事,好能知道他们的不安藏在哪里。我们所有人的心中都有所不安。教会的第二步是要找到人们的不安。」这个厄提约丕雅人一看见斐理伯走近,就向他讨教依撒意亚先知所指的是谁,并邀他上车同行。
圣经中也有好多不听命的例子,如堕落的天使、亚当、厄娃、罗特的妻子、以色列第一位君王撒乌耳……凡不听命者,都没有好的下场。
祂使我们强壮,把我们从流沙中救出,好让我们伸出手来,举目注视那真正爱我们的人。光走出自己还不够,我们还需知道走向哪里。我们应向耶稣开放自己的生命,不停留在虚幻的目标上。
期间,教区97岁高龄荣休宗怀德主教坐着轮椅和90岁高龄的兰哲一神父看望了全体参与避静司铎,主教勉励大家:珍惜天主给的这一切的恩典,在静默中聆听天主圣神在我们内心的话语,做一个耶稣喜欢的好司铎。
相反地,我们也会看到我们播撒的真正好事物:我们付出牺牲的爱,这爱正在牵着我们的手。耶稣照亮了我们死亡的奥秘,祂在拉匝禄的墓前心神感伤,为这个朋友哭泣。
教宗方济各在常年期第十六主日福音训导的最后说……要学习用天主的目光看问题,因为在等待中那些曾经是或似乎是莠子的,可以变成一个好产品。这就是悔改的事实,这就是希望的愿景。
如果花一百块钱请一位朋友吃饭,还觉得没有招待好,那你一定是非常爱这位朋友的。但有的人,我们连十块钱也不愿意为他花费。
当我们自身的力量还不足以抵御外界的抗压时,此时,适当地放慢自己的节奏,积蓄好能量后,再向我们心中的目标发起冲击,实在不失为一种理性和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