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有的青年小伙脖子上挂着十字架,上面的人那么难看,认为带在脖子上好玩,怎么不选个好看点的带上,带那么恐怖又害怕的东西,认为不吉祥,当时根本不懂那是主耶稣受难的象征,是基督的苦像。
他想让儿子长大后就像他自己一样,做一个好犹太教徒。但是一天,儿子来到他跟前对他说:“爸爸,我有一个不好的消息要告诉你,我将成为一名天主教徒,并和天主教的一个女孩结婚。”
虽然大家都觉得神父好———不愁吃不愁穿的就是“好”———可是让自己的孩子去出家修道当神父,就心疼了。神父不就是送个终傅,做台弥撒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教会可真就惨啦!谁去关心那些冷淡迷失的教友呢?
因此,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渴望过婚姻生活的我来说,自然也就不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更体会不到对方的感受。从我们订婚到结婚整整四年,我都不敢面对他,后来就偷偷的去北京打工了。
在当代基督徒中有一种错误的做基督徒标准:以为能主日到圣堂参与弥撒,甚至参加各种培育,能每天祈祷并恭读圣经等就已经是满全了责任的好基督徒了。
常会听到信口雌黄随意评判他人,甚至恶意诋毁的言辞:张三特别吝啬,看钱比命还重要,该花的也不花;李四太懒,自己能做的事也要靠别人,借了人家的东西从来不肯及时归还;王五财大气粗,非常傲慢,总爱在人前显摆;有的也会把谈论的矛头指向修女神父
尊敬主教,神父,修女,各位学者、专家,海内外的兄弟姊妹们: 为期两天半的有关城市化与移民及牧民照顾研讨会很快就要落下帷幕了,在此我愿对这次研讨会作一总结,并对讲者和参与者给予感谢和祝福。
来自孟加拉国的拉特纳•丽塔•戈梅斯(RatnaRitaGomes)修女说,教宗是诗人、剧作家、演员和作家的身分令她钦佩。
各堂区的100余位神父、修女、会长及教友骨干参加。
80年代起,教区先后培育神父、修女数代人,信友团体数万人。